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反思

时间:2022-10-20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教育志愿行动是指主体出于自愿意志,自由选择方式,为促进他人的思想与心灵的成长而实施的行为。自由性及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大学生群体一直是教育志愿行动的重要力量,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领域主要有国家统一实施的西部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教育公益组织支教和社区教育志愿活动。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取得了斐然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反思,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常态化的行动模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寻求破解之路。

关键词:教育志愿行动;大学生;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065-03

Abstract: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behavior that the subject choo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ind and the soul of others by his free will. Freedom and education a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orce of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The main fields of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re the Western Pla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training, the support of educational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and the voluntary activiti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hich are carried out uniformly by the State. College students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constantly reflect, and seek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range and depth of research, the normal mode of action, the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o on.

Keywords: voluntary action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centive mechanism

關注教育、投身教育一直是大学生志愿者践行志愿行动的首选领域。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教育志愿行动在缓和教育系统“供需”矛盾方面功不可没,特别是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发布了《西部计划》,将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推向了高潮。截至2018年,累计2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祖国的西北、西南地区,为当地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界定

“教育志愿行动”一词从构词法上可以一分为三,即“教育”、“志愿”和“行动”,首先解码核心词汇“志愿”。“志愿”由“志”和“愿”构成,查阅《辞源》可以知道,“志”有五种含义:一是志向、立志;二是准的;三是记事的书或者文章;四是旗帜,通“帜”;五是通“痣”;对“愿”字则有三种基本解释,分别为“想要”、“希望”、“谨慎、恭谨”。《文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有文:“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兴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据以上考证可以看出,“志愿”一词侧重主体的自由性和能动性。

“教”与“育”早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而首次将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记载了孟子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西方,“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法文为“éducation”, 德文为“erziehung”, 都是由拉丁语“eduiêre”演变而来,拉丁语“eduiêre ”又是从动词“educêre”变化而来的,其词首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该词中的“ducêre”有“引”的意思,因而,“education”一词从本源上具有“引出”之意。[2]可见,在西方,教育是一种启发的智慧。但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中国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是可塑的,故而提出了“有教无类”、“化性起伪”、“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等理念;西方的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家也纷纷做出了阐述。其中,夸美纽斯的“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论述是学界普遍认可的经典之作。纵观中外学者对于“教育”的定义,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对象的无差别性、广泛性。二是承认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有效手段。

至此,可以归纳“教育志愿行动”的定义为:主体出于自愿意志,自由选择方式,为促进他人思想和心灵的成长而实施的行为。自由性及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界定教育志愿行动要从三个维度出发,第一个维度是志愿维度。围绕参与志愿行动动机的研究表明,参与者的动机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从事物的表象理解渐渐深化为事物的价值理解,从而沉淀到参与者的思想中,化为调整行动的动力。但是,无论是出于哪种动机,都不是缘于命令或者被迫,是参与者自由自主地做出的有益于自己和他人成长的决定;第二个维度是教育性维度。教育志愿行动受“教育”二字的限定,因此,该活动的目标不言自明,即:促进受援方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既包括物质性的志愿行动,如捐助,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支援活动,如亲自参与支教等;第三个维度是受援对象的广泛性原则。正如众多教育志愿行动发端于学校以外的地方一样,社会上存在着众多无法走进学校的人,离开学校以后仍渴望学习的社会人、拥有闲暇时间的高龄者等等,他们的需求无法被政府等公共组织满足,催生了众多志愿组织的诞生。反过来,接受过帮助的他们更容易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这就形成了教育志愿行动过程的“核裂变链式反应”,所产生的正能量是巨大的。

二、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领域

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领域主要有国家统一实施的西部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教育公益组织支教和社区教育志愿活动。

(一)大学生支教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计划,2018年实施规模为18300人,其中包括2100多名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1]15年来,大学生成为了西部地区有力的师资补充力量。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支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支教的意义、支教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机制等方面。大学生支教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缓解了农村师资紧缺的矛盾,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开辟了高校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通道,有力地加强了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给受援地区和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当地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带头作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好机会,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了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农村、了解教育、了解国情;有利于向农村传播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改变农村和农民的落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支教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质量控制问题、管理问题、需求和供给的结构问题及大学生的身体和思想状态问题。

(二)师范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最初产生于职业教育领域,后被引入到教师教育领域,是一种新的教育实习模式。1975年四平师院(现吉林师大)数学系的实践是教育领域最早的顶岗支教探索。2000年,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张诗亚针对农村师资匾乏、传统实习困难重重等现实,向教育部师范司提交了《关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更新工程建构》的报告,并得到师范司的支持和采纳。2007年7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教育工作的意见》颁布,自此,“师范生顶岗实习”“师范生顶岗支教”成为了各大师范院校积极探索和推广的教育实习模式。[3]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实习模式,国内对“顶岗实习”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成果按照其研究的视角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以“顶岗支教”为研究重心,以探讨解决贫困农村地区师资缺乏和师资更新为目的;二是对“顶岗实习”进行系统地总结与反思。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质量控制、适应范围和支援西部教育的重点进行了反思。“顶岗实习”改变了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派出学校的支持及支教实习生的奉献精神分不开的。三是对“顶岗实习”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者们认为,要使“顶岗实习”有效实施,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是关键,因此,政府应在法律、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四是“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存在着对本科生培养计划的冲击、顶岗实习的规模扩展、基地学校的选择、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实习学校师生的适应等诸多问题。作为解决的策略,研究者们建议:拓展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为农村社会与社区发展服务;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培训;调整本科生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对支教实习师范生的培训和管理;引导和激励实习生进行自我管理等等。

(三)教育公益组织支教

教育公益组织,即参与教育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教育公益项目是教育公益组织为改善教育水平进行的无偿助学活动,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服务项目。1998年中国青少年基金會的“希望工程”拉开了公益项目的序幕,2000 年以后,我国基金会、社团等公益组织已有150多家,2003 年以后,教育公益组织基本成形,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实施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各种类型的教育公益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比如“西部阳光计划”、“新公民计划”、“真爱梦想”、“少年派计划”、“阡陌血檀”、“歌路营”、“美丽中国”等。[4]大学生是教育公益组织项目的重要力量,他们或创立公益组织、或参与或为公益组织培训教师,以“美丽中国”为例,其创始人便是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每到寒暑假,众多教育公益组织都会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夏令营或冬令营,带队人员是来自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经过培训后他们被分配到合作地,4-5人一队,带领20-30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2周的拓展活动。但是,从公益基金会对外公布的项目成果来看,大部分教育公益项目针对农村偏远地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贵州、云南、广西,项目的内容、资金保障、大学生领队的培训、合作地的配合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

(四)社区教育志愿行动

社区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特点,要求社区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全体成员,面向人的终生,为满足社区成员各方面的教育需求服务。[5]我国的社区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引入志愿者开展社区教育必然成为各社区的首选。目前关于社区教育志愿行动的研究主要围绕社区教育志愿行动的可行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及社区教育志愿行动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有:扩大了受益群体范围,改变了我国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单一的状况,降低了社区教育的成本,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志愿者的加入,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社区教育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可以提高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有助于社区教育的深化。对于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者的意见有:政府行为的适当介入;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不可少;唤醒居民的社区意识;注重志愿者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互进;发掘社区中的资源存量和增量;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同时,研究者们还大力呼吁重视社区教育:社区工作者们在建设和发展社区硬件设施的同时,不能忽视社区精神这一软件建设,一个富有的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的追求,这个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三、几点反思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取得了斐然成效,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资源,有效弥补教育领域的“供需”矛盾,是研究者和行动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的志愿行动虽然起步晚,但是教育志愿行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围绕教育志愿行动相关概念的探讨,为实践指明了方向,虽然概念讨论还在进行,没有形成定论,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视角逐渐多样化,研究主题涵盖动机、作用、运行模式及评价等,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涌现了一批实践理论家,比如沈杰、朱健刚等,他们一边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志愿行动,一边参与其中,既是观察者、研究者,也是创立者和实践者。但是,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国外关于教育志愿行动的研究已经突破教育志愿行动本身,开始关注教育志愿行动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等的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计量研究,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计量标准。而我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国研究成果的介绍、教育志愿行动动机与管理、实证与案例等方面,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需要大踏步追赶。

(二)探索常态化的行动模式

国外志愿行动发端于宗教的慈善事业,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志愿行动已经成为了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与之相比,我国的志愿行动事业起步较晚,虽然2008年的地震灾害和奥运会的举办促发了国人志愿精神的勃发,但是,随着赈灾工作的结束和奥运的远去,志愿行动似乎又陷入了低潮。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志愿行动有着应急性和短期效应的特征,远远没有扎根于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当中,自发性教育志愿行动开展的不够深入,研究者对于教育志愿行动的研究视野也不够开阔,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支教、师范生顶岗实习、公益组织策划的短期支教和社区教育志愿行动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方面归根结底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援,而对于终身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需要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开展的教育,涉猎不多,还存在较大的可为空间。只有将大学生群体充分动员起来,让志愿行动内化为日常行为,才能满足社会各类人群对于教育志愿行动的需要,从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实现。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问题,一直是国内研究者们重点研究的领域。关于目前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志愿者方面,志愿者角色定位不明确、工作不积极的现象时有发生;组织管理方面,日常工作中缺乏信息反馈的机制和长效性,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方式片面化,务虚不务实等;社会层面,缺乏对志愿精神的弘扬,社会上没有形成崇尚志愿精神的风气。研究者对于激励机制的研究也是仁者见仁,主张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研究者认为:从规范体制、明确范围、改善待遇、采取礼仪培训、能力培训、增强责任意识等内在因素着手,可以激励和强化学生志愿者的动机;从管理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者认为:志愿者的激励与管理的有效对策是间接地运用外部激励,为志愿行动立法,引导志愿組织细化分工,使志愿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项目运营角度出发的研究者提出:志愿行动的发展应建立健全项目开发运作、骨干志愿者培养、志愿服务制度保障和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重点应从项目开发、组织机构、制度保障三方面着手;从社会生态学视角研究志愿行动的研究者提出:应该从物质维度、价值维度和自我维度对志愿者进行激励,物质维度主要指对志愿者的服务予以承认、进行奖励、提供回报;价值维度主要指给予志愿者社会荣誉;自我维度是指激发志愿者内在的奉献精神。

有效的激励需要多主体共同实施,政府作为全局指挥者,要合理制定需求计划,做好志愿者入职培训,为志愿者提供必须的生活保障,比如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社会医疗保障等,为志愿者解除后顾之忧,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奖优罚怠,形成政策激励;组织单位要充分了解志愿者和服务地的需求,做到按需激励;社会舆论与公益力量要充分调研志愿者的工作实态,做到实事求是地报道,形成社会风尚激励;志愿者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形成自我激励;服务地要尽量按照志愿者的特长安排工作,关怀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帮助志愿者尽快适应新角色,做到按能力激励;服务对象或其监护人要理解志愿者的工作,摒除歧视目光,公平公正地评价志愿者的工作,做到公平激励。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网.2017年大学生志愿行动西部计划启动[EB/OL].(2018-12-14)[2019-1-10].http://xibu.youth.cn/gzdt/zxyw/201704/t20170427_9602592.htm.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

[3]唐恒均.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7.

[4]张睦楚.中国教育公益组织研究——以“美丽中国”项目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6):25-34.

[5]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28.

推荐访问:反思 志愿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