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0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法治教育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加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地上升,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法制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必须立足于教育、保护和预防,必须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科学制定有效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法治社会也在逐步健全。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逐渐上升,这反映出我国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偏弱,也反映出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学校为主阵地,有系统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法制教育,抓住学科教学这一中心环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实际,采取分阶段、多层次教育手段,争取在相关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做到法制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青少年塑造成遵纪守法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场所,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的模糊,对法律的界定认识不清楚,导致在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同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仍然高居不下,甚至是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下面就教学中看到的几点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概述:

1.法治教育偏重形式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很多的学校中没有将法治教育的课程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之中,对学生开展的法治教育也很多都是走走过场,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都没有硬性的要求,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法治教育不够重视。在现阶段的青少年学习的中,除了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少量的对法律知识的讲解,学校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更多有效的教学指导,致使教师的教授杂乱无章,学生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使法治教育流于形式。

2.教学内容死板

近年来,很多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普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的联系,致使很多教师不注重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另外,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使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以往学生在枯燥单板的知识点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致使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教师欠缺法治教育经验

学校中法治教育的教师很多都是其它学科的任课教师代课,教师缺乏系统全面的法治教育经验,有的教师只是大概翻看了相关的法律书籍,就去进行法治教育,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办法将知识点进一步的细化,缺乏具体的案例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有关单位、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和参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司法行政部门应设立青少年维权热线和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及时受理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事件的投诉,并聘请法律及教育专家为他们提供法律及心理咨询;公安部门应会同工商、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等进行专项整治,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财政部门应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部门、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

青少年由于处在身体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青少年都喜欢新奇的事物,由于学生缺乏对实际的生活经验,学生往往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对没有一个主观的认识,据研究表明,青少年上网、吸烟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猎奇和随大流心理,导致很多学生误入歧途最終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时,青少年的监护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经常和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的发现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并帮助青少年解决遇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如近期发生的“河北承德灭门惨案”,导致少年行凶杀人的动机竟然是筹集网费,为了能够上网,16岁的花季少年用一种疯狂的方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究其原因是其家长、教师对其教育和管理的疏忽。因此青少年的监护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和沟通,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对青少年过渡的溺爱和放任自流。

2.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不断的优化

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成语就很好体现出了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需要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完成,完善社区对青少年教育的体系,如体育馆、图书馆、活动室等,让青少年的课余活动变得更加充实,使青少年学习的时候有场所、锻炼放松的时候有场地,青少年的课余活动更加多样化,他们自然就不会去网吧、游戏厅等场所。

3.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法治观念的学习

教师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法律法规内容和实例,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在加强法治教学时,适当开展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全体的班主任老师和非法律专业的各科教师都参与到法律知识的培训中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在教学时应当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对顽劣调皮的学生会很反感,对成绩好的学生重点培养,对成绩差的学生漠不关心,长期以往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逐渐的班级边缘化,逐渐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每个学生的照顾,让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根源上杜绝学生违规乱记的现象出现。

总之,在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家庭和社会,力求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正确认识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有效地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使青少年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姚舒萌.学生社会活动对于社会化法学普及的研究[J].祖国,2016(17)

[2]彭晓娟.我国基层法治教育的时代审视和完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2)

推荐访问:法治 现状及 青少年 研究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