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壳菜的生物防治

时间:2022-11-01 09: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研究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青鱼等来控制淡水壳菜的生物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青鱼捕食淡水壳菜的数量和壳长均显著增加;在相同条件下,三角鲂控制淡水壳菜的壳长明显低于青鱼和鲤鱼;三种鱼的平均食量:鲤鱼>青鱼>三角鲂;所以,在控制淡水壳菜上,三种鱼的混养模式优于单养模式。

关键词:淡水壳菜;生物防治

目前常用的预防和控制淡水壳菜在输水管道内壁滋生的方法除了物理清除和化学药剂杀灭两种外,还有生物控制法。如放养某种或某些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鱼类,就可控制淡水壳菜的生长和繁殖。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既经济又环保。三角鲂、青鱼和鲤鱼都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且都能以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为食。为此,选择这三种鱼进行生物控制淡水壳菜试验。作者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鱼类摄食淡水壳菜的能力,为今后在天然水体中用鱼类控制淡水壳菜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均购自广东省韶关市水产研究所,淡水壳菜采自深圳市东湖水厂。

实验方法:青鱼摄食淡水壳菜实验:

1)青鱼按体重分为大小两组,先进行鱼体表面消毒,之后分别养殖在容量为60L的塑料桶中,用充气泵暴气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2)用膨化罗非鱼配合饲料和淡水壳菜驯食10天后,每天投喂微过量的一定壳长的淡水壳菜并称重,次日,称重剩余的淡水壳菜,计算两组中每尾青鱼每天和每月的平均食量;

3)每天更换原水一次,实验为期7个月。

三种鱼单养和混养摄食淡水壳菜实验:

1)称量每尾鱼的体重,得到三种鱼的体重范围和每种鱼的平均体重,之后进行鱼体表面消毒;

2)将三角鲂、青鱼、鲤鱼各4尾进行单养以及将这三种鱼各4尾组成的12尾鱼进行混养,分别放养在等体积的四个装置中。养殖水流速保持在0.3-0.4m/s;

3)投喂淡水壳菜的方法与前面一致,计算出单养和混养方式中每尾鱼每天的平均食量,并记录每种鱼所能控制的淡水壳菜壳长范围。

2 结果

2.1 各月份青鱼的平均食量

大小两组青鱼各月份的平均食量,如图1所示。

4~9月,大小两组青鱼每尾每天的平均食量都在增加,7~9月份的增加尤其明显,而到10月份,青鱼每天的平均食量明显下降。如大组青鱼在4月份的平均食量是1.33g/尾·天,5月份的是9.33g/尾·天,到9月份可达73.6g/尾·天,10月份的平均食量只有51.76g/尾·天。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青鱼体重也逐步增加,食量也增加,此外水温也是影响青鱼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各月份青鱼的平均体重与可控制淡水壳菜壳长间的关系

表1是大小两组青鱼各月份的平均体重和可控制淡水壳菜的壳长范围。从表中可看出,随着青鱼平均体重的增加,可控制淡水壳菜的壳长也逐步增大。如大组青鱼,4月份的平均体重是16.23g/尾,可摄食的淡水壳菜壳长为8-12mm;7月份,青鱼的平均体重增至52.98g/尾,可摄食17-22mm的淡水壳菜;到9月份,平均体重达108.83g/尾,可摄食16-24mm的淡水壳菜。

2.3 三种鱼的平均体重与可摄食壳长比较

三角鲂、青鱼和鲤鱼三种鱼的体重范围、平均体重与可摄食淡水壳菜的壳长见表2。三种鱼的平均体重:鲤鱼>三角鲂>青鱼。每种鱼中各尾鱼的体重相当,大小比较均匀,符合实验要求。

从表中还可知,三角鲂(平均体重是161.4g/尾)只能控制14mm以下的淡水壳菜,而青鱼(平均体重是124.7g/尾)和鲤鱼(平均体重是209.3g/尾)均可控制24mm以下的淡水壳菜。说明三角鲂更适合控制小个体的淡水壳菜,而青鱼和鲤鱼能控制淡水壳菜的最大壳长是24mm,这与两种鱼的下咽齿发育更完善,压碎功能也更强有关。因此,若只考虑可控制淡水壳菜的壳长,三种鱼的混养可控制不同大小的淡水壳菜,是最佳的放养模式。

2.4 三种鱼单养方式和混养方式的食量差异

在整个试验中,单养和混养的实验条件是一致的。投喂淡水壳菜的实验为期25天,两种养殖方式控制淡水壳菜的食量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看出,鲤鱼的食量最大,其次是青鱼,食量最小的是三角鲂,且三种鱼混养的平均食量是居于单养青鱼、三角鲂之上,而位于单养鲤鱼之下。在投喂淡水壳菜的第15天,鲤鱼的平均食量为109g/尾·天,青鱼的平均食量是30g/尾·天,而三角鲂的平均食量只有7.3g/尾·天, 混养鱼的平均食量为51.4g/尾·天。

从图中还可知,单养鲤鱼、青鱼和混养鱼的平均食量基本呈正态分布,而单养三角鲂的平均食量比较稳定,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前者从试验开始至试验中期其平均食量稳步增长,这与前者对淡水壳菜的逐步适应直接相关。但在试验期的后十天,各种鱼的平均食量都呈下降趋势,这很可能与试验在11月份进行,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有关。

从表2和图2可知,青鱼的平均体重124.7g/尾比三角鲂的平均体重161.4g/尾小36.7g/尾,但青鱼的平均食量却是三角鲂平均食量的2-3倍;鲤鱼的平均体重最大,为209.3g/尾,比青鱼、三角鲂的平均体重分别多84.6g/尾和47.9g/尾,但鲤鱼的平均食量分别是它们的2-4倍和8-10倍。由此可知,三角鲂、青鱼和鲤鱼都能控制淡水壳菜,但其食量存在种间差异。

综合表2和图2可以得到,青鱼的平均食量在0.144g/尾·天~0.321g/尾·天之间;每天每克鲤鱼的平均食量在0.191g/尾·天~0.573g/尾·天之间。表明单位体重的鲤鱼摄食淡水壳菜的能力比单位体重青鱼的摄食能力更强。

3 讨论

三角鲂、青鱼和鲤鱼分别栖息于水体的中层、中下层和底层。三角鲂的食性杂,尤喜食淡水壳菜;青鱼是杂食性鱼类,主要吃食螺蚌类及水生蚯蚓和昆虫等动物性饵料;鲤鱼也是杂食性鱼类,以底栖动物如淡水壳菜等为主要食物;青鱼和鲤鱼都有坚实的咽喉齿,适于压磨食物。三角鲂和鲤鱼都是粘性卵,都可在水库等静水水域繁殖形成自然种群;青鱼是沉性卵,无法在水库等静水中形成自然种群。所以,在水库混养这三种鱼(三角鲂和鲤鱼为主青鱼为辅),既可有效控制淡水壳菜的数量,又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陈湘麟(1991)连续4年投放三角鲂种苗入南水水库,6年后形成了自然种群,有效地控制了淡水壳菜的过度繁殖。但只是宏观观测了南水水库中淡水壳菜的数量变化,并未进行三角鲂的体重、食量、可控制淡水壳菜壳长三者间的关系等研究。

Macisaac(1994)、Martin和Corkum(1994)也观察到了三角鲂能控制≤14mm的淡水壳菜,青鱼和鲤鱼可控制≤24mm的淡水壳菜,但当投喂大小壳长不等的过量淡水壳菜时,都偏向先食用最适宜壳长的淡水壳菜。本实验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只投喂淡水壳菜,各种鱼对食物的选择性并未体现出来。在源头水库进行生物控制淡水壳菜的实际操作中,可在其放养前用淡水壳菜进行驯食以减小鱼对食物的选择性。因此,根据三种鱼的平均食量和繁殖规律以及放养水体中淡水壳菜的大致数量等,如何确定三角鲂、青鱼和鲤鱼的放养规格、放养比例和放养密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湘麟.长江三角鲂在我省落户[J].水产科技,1991,1:45~47.

[2] Macisaac HJ.Size selective predation on zebra mussels (Dreissena polymorpha) by crayfish (Orconectes propinquus)[J].J.N. Am. Benthol. Soc, 1994, 13: 206~216.

[3] Martin GW and Corkum LD.Predation of zebra mussels by crayfish[J].Can.J.Zool,1994,72:1867~1871.

推荐访问:生物防治 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