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改革“排头兵”

时间:2022-10-30 10:50: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饨ky乡镇、村医疗卫生“两大突破工程”试点和定向委培农村基层医疗、教育人才试点,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创新选拔干部办法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优先提拔基层“好”干部,让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建立群众工作中心(站、室),坚持“领导干部工作在一线,民生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服务群众扎根在一线”,继续深化干部进村入户“五心工作法”(真情帮扶连民心、思想动员聚民心、治安整治稳民心、作风转变贴民心、民生保障安民心)、戒毒“1+3模式”(社区戒毒帮教机制和吸毒人员特殊病人“爱心”医院、美沙酮“爱心”门诊、阳光工程“爱心”工厂)和QQ法庭、民歌法庭、社会法庭等成功做法,扎实开展“领导大接访、带案大下访、矛盾大化解、促进大和谐”活动和无诉讼廉洁村寨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目前,群众安全感达到93.44%,位次在全省前移30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六小”工作法、“三步走”工作法、“支部协会3+1”工程、基层党组织“3+1或3+N”联建模式等,狠抓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实现压缩审批时限30%以上。

围绕“地”深化改革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榕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们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大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宅基地、房屋等确权登记颁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实现耕地规模开发和集约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果品、蔬菜、优质米、竹笋两用林、葛根“5个10万亩”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成为辐射千家万户的大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充分发挥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平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5000亩现代标准化商品蔬菜示范基地,产品直销香港市场,实现了农企“双赢”。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发林权证林地面积356.46万亩,公益林界定128.8万亩,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激发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推进行政区划改革。围绕“撤县建市”目标,加快“撤乡建镇”和并村工作,完成了八开、平江、栽麻3个乡的撤乡建镇上报工作,将全县行政村、居委会和社区,合并为95个村、17个社区,村(居)数缩减58.5%。

围绕“钱”深化改革

当前,贫困与落后仍是榕江最主要的矛盾,加快发展仍是最根本的任务。我们紧紧围绕做大县域经济蛋糕,打造新一轮发展“升级版”。

抓好省“5个100工程”和州“6个20工程”建设。抢抓“撤县建市”、高铁新时代、全州九运会到来的三个重要节点机遇,围绕制定的《三年建设行动计划》,把榕江工业园区、滨江花园城市综合体、榕江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三宝侗寨侗文化旅游景区、忠诚特色小城镇、车江7-10村美丽乡村等“6个20工程”集中布局在县城规划区内,整体推进,推动园区、景区、城区、农业区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成为精品示范工程。目前,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3家,建成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黔闽活性炭公司成功挂牌上市,工业园区获得全省园区成长工程绩效考评综合第一,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探索政府投资、民间融资、商人集资“三合一”的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加快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向乡镇延伸,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招商引资,目前,纳入省级统计平台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70.5亿元,力争到位资金达100亿元以上。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形成平等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全县私营企业达5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6户、个体工商户7505户,全县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6.7%。

围绕“穷”深化改革

榕江是唯一地跨“两山”的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重。我们坚持以农民增收和脱贫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向改革要红利惠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两山”地区扶贫开发为重点,继续采取保留农村户籍优惠政策和农村产权不变,配套住房、教育、就医、就业、社保五项保障措施的“2+5”扶贫模式,用“山下解决山上、工业解决农业、城市解决农村、市民解决农民”的办法,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最贫困的地区、最贫困的群众身上,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770户3100人,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整村搬迁后的计划乡摆王、摆拉村贫困发生率从搬迁前的68.9%降到8.8%,降低了60.1个百分点,开创了贵州扶贫生态移民整村搬迁的先河。同时,还在丰乐、车江、工业园区新建16个安置点,分批实施,2014年把计划乡6个一类贫困村全部搬迁到县城,力争到2018年完成“两山”地区生态移民2.2万户8.8万人。

深化“321”扶贫个案管理瞄准机制。以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帮扶3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321”扶贫个案管理瞄准机制,安排全县干部职工2994人结对帮扶贫困户3866户14835人,每年净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目前,全县净减少贫困人口56780人,完成栽麻乡“减贫摘帽”。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超过7000元,力争达到10000元。

围绕“绿”深化改革

榕江自然、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为2128万立方米,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茅。我们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让良好自然生态资源转变为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营林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公益林界定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绿色银行。目前,核发林权证林地面积356.46万亩,完成公益林界定128.8万亩, 2000万元以上林产工业达14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考核力度,探索绿色GDP核算模式,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强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100%,1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以上,水质合格率达100%。(作者系榕江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岳 振)

推荐访问:排头兵 争做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