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流行病学教学思路及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9 1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流行病学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引导语的设计,上好“第一堂课”;采用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主干学科,通过在人群中对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影响因素的探讨,达到防控、消灭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它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医学领域至关重要的基础应用科学,因其与各学科的高度融合性,始终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等领域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医学生本身课业较为繁重,加之流行病学内容较为抽象,相对晦涩难懂,以致学生对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大大减退,教学的最终效果也不甚理想。而临床医学生除需掌握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外,还需具备医学科研、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流行病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尤为重要。为提高流行病学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需多方面着手。

一、重视教学引导语的设计,上好“第一堂课”

教学引导语其实质即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正式授课之前教师用来引入新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语言。教师“有趣”“有意思”的开场会迅速将学生带入渴求知识的情境,学生也会快速投入课堂中,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即是如此。

如何巧妙地通过引导语引入所要教学内容?经典故事、热点新闻、实时数据等均可作为参考依据。比如本教学团队在讲授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这一章节时,通过和学生共同回顾《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这一中学时期的经典小故事,既拉近了和学生间的距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明确疾病早期诊疗的重要性,继而引出筛检的概念,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重要概念不需死记硬背亦可理解掌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學这一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对慢性病的概念把握并不准确,对其流行概况、危害程度不甚清楚,教师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最新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概况的相关数据一一展示,用真实的数字直击学生内心,庞大的患病基数更是震撼人心,教师不需过多强调,学生便会明白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性。

要想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绪论课上下功夫。流行病学课程的精华集中体现在绪论章节,教师应首先通过流行病学定义演变的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这门学科;通过讲述学科发展简史,回顾诸多经典事例,一方面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强调流行病学在临床诊疗疾病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研究方法的介绍明确课程方法学的定位;通过阐述和其他学科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关系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看法,意识到学好流行病学对日后工作、科研等的重要性;强调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这门课程,也从侧面反映了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流行病学课程的一大特点为概念、基本原理繁多,各研究方法之间的相关知识点易混淆,学生记忆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单纯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依序向学生讲解各章节内容,教学过程中主要模式为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这样略显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教师需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符合新形势下流行病学的教学需求。经典章节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相对通俗化,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教师提前精选相关案例,学生提前预习,课上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一些拟定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可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决策的能力。如流行病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国医师Doll和Hill关于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研究就属于流行病学课堂上必讲案例之一。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精髓。此外,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亦有帮助。

2.小组讨论教学法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一人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和课程的整体把握,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会加重其懒惰思想。教师精选部分章节,学生课下预习,查阅文献、资料并整理,课上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样一种相互协作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以解决问题,人人可以自由陈述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这三种研究方法学习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几研究方法的精髓,我们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小组成员自主寻找讨论研究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这样的合作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员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提高,学生更是主动参与教学,真正达到了师生“共赢”,更体现了流行病学“群体”的观念。

3.问题式教学法

学习疾病监测这一章节时,教师提出“如果想了解我国甲型肝炎的患病情况你有什么办法”,不少学生说可以通过做现况调查得知,也有学生回答说可以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对学生给予肯定后,教师随后总结说我国在2004年建立的实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可获得法定传染病的相关资料,而这正属于疾病监测的范畴。通过这样的提问既让学生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顺利引入正课的学习,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监测的意义,师生间互动加强,学生积极性得以调动。疾病的三间分布内容繁多,一味地照本宣科显然达不到教学目的,课堂上穿插问题“你知道鼻咽癌在我国哪些省份多发吗”,诸如此类的提问可使师生不断交流,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对三间分布的内涵也能更好地理解。

4.网络辅助教学法

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如何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移动设备作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然而不少报道指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呢?微信、QQ均是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团队教师在每个授课班级建立QQ群不定时发送教学相关课件、视频、资料、案例等,教师和学生随时沟通,学生对教学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可及时反馈,教师和其他同学均能解答,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及时查漏补缺,教师亦可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此外,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也令流行病学微信学习平台被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的手段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并学以致用,对学生的考查需侧重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年来,我们在期末测评试卷中已逐步减少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逐步增加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并增加案例分析题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等能力的考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整体表现,其中课堂提问表现、小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表现、课程作业等均应纳入平时成绩的范畴并逐步增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考核办法。

四、注重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加強教学团队建设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更适用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教研室始终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授课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研室每年均会派教师去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与此同时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及时掌握流行病学教学的最新动态,跟进新方法和新理论,通过期刊杂志、互联网、广播媒体等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知识结构。教师教学工作圆满完成的同时,应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科研活动中来,开展教改课题、科研课题的申报,努力做到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总之,流行病学教学需始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教师教学中需不断摸索、不断改革,为培养出复合型医学人才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沈洪兵,齐秀英.流行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刘英丽,杨 洁,刘殿武,等.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66-67.

[3]李 范,关 鹏,周宝森,等.网络视域下流行病学教学引导语的设计原则和技巧[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5):465-468.

[4]刘 丽,王 辉,余日安,等.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4(10):813-814.

[5]朱春燕.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体会[J].赤 峰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2015(16).

[6]吴汉奇.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4(3):460-461.

[7]田 恬,张发东,蔡爱杰,等.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497-499.

[8]贾改珍,秦国民,王萍玉,等.小组讨论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12-113.

[9]杭 栋,马红霞,戴俊程,等.利用手机微信平台促进流行病学教学的实践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148-150.

[10]闫宇翔,杨兴华,刘 芬,等.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492-494.

[11]黄民主,刘爱忠,邓 静,等.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临床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J].实用预防医学,2010(5).

[12]孙 勇,戴江红.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认知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12).

推荐访问:流行病学 青年教师 思路 探讨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