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时间:2022-10-28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低碳”热潮袭卷世界各国,“低碳”一词已经深入发展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抓住这一世界性的农业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才能使我国农业得到安全、健康、稳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障碍,并对影响低碳农业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播种总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政策建议

一、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的低碳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衡量其發展效果。农业碳排放量降低并非低碳农业发展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但只有通过了解农业的碳排放总量、强度、结构等因素,才能对症下药,为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改进的方向。

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导致的直接或是间接的碳排放;二是农机具在使用柴油等化石能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碳排放;三是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土壤有机碳库,造成的碳流失从而形成的碳排放;四是灌溉过程中电能利用间接耗费化石燃料所形成的碳排放。

(一)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

农业碳排放总量是一个总体衡量碳排放数量的指标,它一方面有助于从侧面来比较各个产业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一个跨度内农业自身的排放数量。由图可以看出:(1)1997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始终处于增长阶段,从1997年的5642.648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8086.845万吨,13年累计排放88114.08万吨,年均农业碳排放量为3.044%。(2)农业碳排放增长率呈现小幅波动的情况,从1998年开始连续四个倒U周期,以2004年为分水岭,其中2004年增长率最高涨幅达8.261%。

(二)化肥过量使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近期研究表明,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平均施用量已上升至434.3公斤/公顷,是化肥使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

(三)化石能源高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近几年的数据表明,农业领域的三大能源——煤炭、石油、电力的消费弹性大于1,农业生产中能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此外,我国农业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呈现不合理趋势,而煤炭的排碳量比其他能源要高。以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的煤炭消费为例,其导致的排碳量就高达1673吨。

二、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超越了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非协调性矛盾的产物。就低碳农业而言,人们生活方式“高碳化”、生产主体行为短期化、低碳技术演进锁定和政府制度碎片化等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阻碍。

(一)生活方式高碳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改变。存在对粮食等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增大,但农业自身的自然生产力是有限的,逐步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将导致农村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碳排放的增加。另外,由于不良消费方式造成了大量食品的浪费,据估计,我国每年仅浪费的粮食就相对于1亿亩耕地的生产量,也就说相对于农业多释放了1亿亩耕地的碳排放量。

(二)低碳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必要保障,当下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一直很重视“三农”问题,在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上有相当的倾斜,但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还显得不足,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三)低碳农业技术研发与普及不够

低碳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是基石和关键。要实现农业能源节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从而保护生态环境,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技术创新和发展。在我国,当前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重视和研发力度远远不够,国家的支持工作也做的不到位。当今,制约推广应用低碳农业科技的直接因素是投入资金缺乏,科技水平落后,缺少农村技术人员,没有完善的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

三、影响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一)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

化肥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实践证明,充分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作物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其投入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发挥良种潜力、增加有机肥量,但同时,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碳排放的急剧增加,在提高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下,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的化肥毋庸置疑地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用先进的工业带动落后的农业,用经济和科技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会有效提高农业的科技化程度,从而以更高的生产效率促进产出的增加。但是,也造成了农机具在使用柴油等化石能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碳排放,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

(三)科技水平与农业总产值

它是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种植业实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就是单位种植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多少。农业生产活动的能源效率指标越高,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对越少。所以该指标常用来反映农业科技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转变都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的生产力,而且可以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

(四)农业人均GDP与农业总产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会相应提高,消费影响生产,进而增加总产值。但同时,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五)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会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农业总产值,但是,也加大对机械动力的需求,从而间接增加碳排放。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科学合理调控,确保农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3):128134

[2]李赶顺,李富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2(28):113114

[3]罗吉文.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99202

[4]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7278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回归 因素 影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