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时间:2022-10-27 1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提及艾滋病患者,平时很多人都惟恐避之不及。然而,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的医护人员,却常年“零距离”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他们用真爱抚平艾滋病患者心灵的创伤,用真情驱走艾滋病患者内心的阴霾,成为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守护神”。12月1日,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时,我们走进该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的病房,记录下了一个个暖人心窝的故事。

“我的‘妈妈’在北京上班”

每年暑假,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都会到北京站接“儿子”朝晖(化名)来首都住几天,每次见面,“娘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谁也没有听说赵敏在外地有个“儿子”,这还得从几年前赵敏的一次巡诊说起……

2005年,赵敏作为艾滋病防治专家前往安徽某地为艾滋病患者看病。当时,一位愁眉苦脸的老人抱着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男孩慕名找到赵敏,刚一见面,老人就哭着恳求赵敏救救孙子。赵敏询问得知,男孩名叫朝晖,是一个艾滋病孤儿,他的父母因为卖血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早早地离开了人间,年仅8岁的朝晖只能和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苦。经仔细检查,赵敏发现朝晖还感染上了丙肝病毒。由于孩子正处在发育期,短时间有效控制病毒载量是个难题。赵敏为朝晖开完药,便把一张纸条递给老人,并嘱咐道:“孩子正在长身体,身体各方面指标不稳定,对治病带来一定难度,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治疗期间如有什么问题,可随时跟我联系。”

回到北京后,赵敏一直惦记着可怜的朝晖。“营养跟得上吗?”“体内病毒控制得如何?”……实在放心不下,赵敏便给朝晖的爷爷打电话,叮嘱孩子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她还经常给朝晖寄去一些书本和营养品。在一次通话中,朝晖突然问赵敏:“您能做我的妈妈吗?”赵敏欣然答应:“当然可以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儿子,我就是你的妈妈!”从此,赵敏便有了一个在安徽上学的“儿子”。

随着身体发育速度的加快,朝晖的病情也偶尔出现波动,体内的病毒量忽高忽低,反复无常。于是,赵敏便让朝晖定期来302医院检查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终于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今,朝晖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身体各方面恢复得不错,而且没有出现并发症,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每当有人问朝晖的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豪地回答:“我的‘妈妈’在北京上班。”

一个保守了10年的秘密

“明天我到医院复查,又可以见到你们,太好了!”

“你要的编程书,我买好了,明天你就可以拿到!”

“最近吃药,还有反应吗?”

……

这是一位网名叫“阳光男孩”和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医护人员的网上聊天记录。与“阳光男孩”聊天,是该中心医护人员雷打不动的习惯,而且已经坚持了整整10年。同时,医护人员和“阳光男孩”的父母也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不要告诉“阳光男孩”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2002年6月,22岁的先天性血友病患者王明(化名),由于长期输血浆和八因子,不幸感染上艾滋病和丙肝病毒。因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王明又得了隐球菌性脑炎,情急之下,家人带着王明来到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接受治疗。入院时,王明已经意识模糊,神志不清,高烧不退,胡言乱语,命悬一线。经过紧急救治,王明终于转危为安。

第二天,王明的父亲找到赵敏,眼含热眼说:“孩子太可怜了,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染上了艾滋病病毒,请你们也不要告诉他。”赵敏当时就答应了这位父亲的“请求”,并承诺中心所有医护人员一定保守这个秘密:护士打针送药时,将药名悄悄遮盖;医生不在王明的床前讨论病情;年长的医护人员都把他当孩子看,年轻的则把他当作兄弟……面对王明的询问,医护人员总会面带笑容地安慰他说:“没什么事,就是发烧,静心休养几天就好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王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心的医护人员主动为王明买来电脑编程书,鼓励他自学,许多人和他成为QQ好友,经常在网上聊天,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寒来暑往,岁月悠悠,尽管中心的医护人员换了好几茬,但他们和王明在网上聊天的习惯却始终没有间断。在大家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王明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快乐的“阳光男孩”,还成立了电脑公司,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直到现在,王明也不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

一段维持了7年的友情

当护士张志梅谈起曾经护理过的艾滋病患者赵喜(化名)时,禁不住潸然泪下。

2002年,张志梅还是302医院的一名实习护士。一天,重症艾滋病患者赵喜住进了该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一个星期过去了,赵喜整天坐在床上发呆,也不愿和其他病友说话。一次,张志梅为赵喜输完液,主动拉起他的手想和他聊聊天。这时,赵喜突然递给张志梅一个苹果,带着异样的表情说:“你敢吃吗?你吃了我就和你聊天。”张志梅明白赵喜的用意,她二话没说,接过苹果,打开水龙头,用水冲洗了一下,就吃了起来。张志梅边吃边说:“放心吧,这种病并没那么可怕,只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病情是可以控制的。”张志梅的这一举动,大大出乎赵喜的意料,从此,赵喜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要张志梅来到病房,他就主动打开“话匣子”,两人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赵喜出院时,张志梅主动将电话和QQ号留给了他,每逢沟通交流时,张志梅有意识地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与赵喜进行分享,这一切,从精神和心理上都给了赵喜莫大的慰藉。

然而,天有不测风雨。2009年春节,赵喜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虽经全力救治,但最终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弥留之际,他对一直守护在自己身边的张志梅说:“张护士,我能活到今天,多亏了你的帮助,这份情来世再报答。但能见你最后一面,我也死而无憾!”说完,赵喜便陷入了昏迷,没过两天,他就永远离开了人世,这段维持了7年的友情戛然而止。

为了和“敌人”搏斗,我岂能当“逃兵”

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聂为民在“病毒窝子”摸爬滚打十几年,工作中很少有过闪失。然而,他在抢救艾滋病患者时,也曾遭遇过“惊险时刻”。回想起来,周围的同事和他自己至今还感到有些后怕。

2006年2月的一天,一位终末期艾滋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为了查明缺氧情况,护士为患者抽血做血气分析,但患者的血管僵硬干瘪,抽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为了和“死神”赛跑,不由分说,聂卫民拿起血气针,几秒钟的工夫,就成功抽出患者的动脉血。可是,让人揪心的事情发生了:聂为民在把沾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头插入橡皮帽时,由于用力过猛,针头穿过橡皮塞,一下子扎进了他的左手食指,这让在场的所有同事都傻了眼。

为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机率,聂为民立即用酒精冲洗伤口,并及时服用预防药物。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聂为民感到头晕、恶心,肚子饿得咕咕叫,可就是没有丁点儿食欲,体重也直线下降,而且出现了脱发。由于怕家里人担心,他一直隐瞒着这件事。眼看着儿子的身体和状态有些不对劲,有一天,父母心疼地问他怎么回事,他假装轻松地笑着说:“没事儿,我在减肥呢!”

日子在煎熬中一天天过去,经过半年多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值得庆幸的是,聂为民的几次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这就意味着他没有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同事们和他自己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地了!事后,有人问他:“抽血是护士的活儿,你是主任,有必要亲自干吗?”面对别人的“好意”,聂为民反问道:“我是军人,为了和‘敌人’搏斗,我岂能当‘逃兵’?”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