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党员管理面临困难

时间:2022-10-26 18:05: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地区间的流动日益广泛和频繁,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为了解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近我们对济南市文东街道办事处辖区的10个社区居委会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抽样调查,走访有代表性的社区2个,召开驻地单位有关领导、街道党委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流动党员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11次。通过这些调研活动,我们对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接管脱节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升学、复员转业、从岗位上退(离)休或其他原因需要从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调动到另一个单位或地区时,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办理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但是,随着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原单位或原居住地和新单位或新居住地接转接管工作脱节的现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流动党员调离原单位后,其组织关系被原单位卡住不放,造成组织关系不能及时转移;还有的流动党员把组织关系从原单位或原居住地党组织转走后,把“组织关系介绍信”揣在了自己的口袋里,而不到新单位或新居住地党组织去落组织关系,变成了“口袋党员”、“地下党员”。据山师东路社区居委会反映,山师东路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摊主中隐藏着为数不少的“口袋党员”、“地下党员”,他们中有的长年将党证揣在口袋里,但街道党工委下来调查摸底时,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从不将党证拿出来,生怕暴露自己的党员身分。很多党员只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成了“党费党员”。

现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存在漏洞

首先,现行党员管理办法对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通过对社区干部的采访了解到,社区党组织对于那些组织关系就在口袋里揣着却不愿意拿出来的“地下党员”,根本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而作为开出“组织关系介绍信”的一方党组织,也对党员是否能按时到指定的流人地党组织落实落靠组织关系无从掌握。

其次,流动党员证明信的内容设置过于简略,使得社区黨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了解不足,给流动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据社区党组织有关领导反映,有的流动党员长期堂而皇之地让别人拿着自己的证明信代他参加组织活动。一次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上,到场的代表中60%的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其中的一部分人是代子女来参加党代会的。由于缺少充分的档案资料,党组织无法确认流动党员的身分是否合法有效,这给那些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在组织活动中投机取巧设法逃避组织活动的人以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企业党支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党支部建设是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抓好党员属地化工作的重要载体。按照有关规定,凡是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单位,原则上都应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尚未得到落实。据了解,辖区内共有5家民营企业符合建立党支部的要求,但仅其中的3家已经建立党支部。不少单位的支部建设长期处于筹备阶段,却迟迟没有结果。一方面原因是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缺少认同,往往不能积极支持、主动配合社区党组织的筹建工作,给企业支部建设带来了阻碍。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对企业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也是制约企业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因素。

企业党组织设置的相对滞后,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将担负起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协调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等重任。缺少党组织,流动党员很难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在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受到影响,给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社区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的关系较难协调

追求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内在要求。组织生活的开展必然要占用生产经营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影响了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这种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矛盾是两者关系难协调的根本所在。

和平路社区的赵葳蕤由预备党员转正的曲折经历正是这方面问题的一个突出反映。赵威蕤以一位预备党员的身分从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私企工作,由于所在企业没有党支部,其组织关系便落在了和平路社区党支部。在一年预备期内,社区每次开展组织活动,都委托赵所在的公司通知他本人,可是自始至终从没见过赵本人,直至预备期结束,赵与党组织仍未取得联系。按规定,赵的转正资格已自动取消。社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到赵,得知原因出在赵所在的企业身上,他们出于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没有及时把通知送到,造成赵长期脱离组织生活,延误了转正时机。鉴于情况的特殊性,和平路社区党支部在文东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规定延长了预备期。预备期内赵积极参加组织活动,表现较好,后来,在社区党支部和街道党工委的协助下终于顺利转正。赵葳蕤转正的曲折经历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协调社区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受企业主态度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两家党建工作搞得较好的私营企业的业主均是党员,且其思想认识到位,党性较强。相反,有几位企业主则对企业党建工作缺少认同,态度十分消极,直接影响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给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所以企业主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企业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两者关系的协调也缺少制度保障,还未完全形成使企业对社区党组织工作积极支持、主动配合的有效制约机制。

教育管理方法单一,未能形成吸引和调动社区流动党员参与社区组织生活的有效运行机制

“社区组织活动年年开展,月月开展,可是开展来开展去,内容总是那些,除了学习文件就是听报告,一点新意都没有。”一位流动党员在谈到对社区开展的组织活动的看法时说。这确实反映了社区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进一步改善和创新的必要。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表示对属地社区党组织未形成很强的归属感。

推荐访问:流动党员 困难 面临 管理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