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膳食结构不合理让中国每年损失数十亿

时间:2022-10-26 14: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不会吃饭的人和会吃饭的人,会有5—10年的寿命差别。你信吗?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将更加突出。WHO(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博士(Hans Troedsson)3月4日在中国营养学会举办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下称《指南》)媒体解读会上更表示:“因为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而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在中国,每年都要造成数以十亿计的经济损失。”

中国要保持快速发展,就要有健康的人口。而成本最低,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合理的膳食和规律的锻炼,“这对个人和中国的未来都非常重要。”韩卓升博士说。

民众生活水平上升让《指南》成“百科”

据数据显示,我国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7.0%。体力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专家指出,儿童少年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缺乏,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还会影响成年后的劳动生产力和人口素质。

因此,如何把最基本的健康饮食信息传递给大众,就成了制定《指南》的要义。

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葛可佑介绍,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第一次公布了《膳食指南》,并于1997年进行了修订,目前出版的新版指南是在1997第二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修订的。

“1997版的观点基本都是正确的,并且对人们的膳食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因为10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有些是需要及时进行补充的。”葛可佑介绍说,这甚至使得原本1.6万字的指南一下子扩容到24万字,几乎成为一本“百科书”。

“比如,新版《指南》把建议大家常吃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改成了每天都要吃,这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和以前比已经有这个能力了。而少吃荤油目前已经不需要特别提示,新版强调了减少烹调油,因为中国人的植物油用量已经超过了标准。”葛可佑说。

“零食和饮料并不那么可憎,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程义勇告诉记者,“可以说,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专家们强调,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就是食物多样。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优势,人类发展到现在,选择了这些食物,说明它对人类的延续都是有意义的。“日本的膳食指南建议消费者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这在我国边远地区可能做不到,但是有条件的人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做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每天的食物里都要有粮食、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油盐酱醋等。”

政府推手“健康干预”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膳食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营养干预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时期。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病死亡率也提升到了80%。这已经是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韩卓升博士说。“营养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无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对中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儿童贫血,不仅影响他的智力,也会使其受教育的程度越低,而且成年后他对社会的贡献也会越小。”为此,他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能够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布《指南》表示祝贺。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由政府部门出面组织居民膳食指南的发布和修订的。据韩卓升博士介绍,如何把《指南》信息传达给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际上有着成功的经验:首先,通过专业人士,比如医生、护士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能够对自己的患者进行指导;第二,进入学校教育;第三,食品企业也很重要,他们肩负着提供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任;媒体也应发挥很大的作用。“据我所知,媒体最愿意报道的就是百姓最关注的食品和健康问题了。”韩卓升博士说。

葛可佑告诉记者,《指南》的推广计划包含了这些领域,卫生部今年也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培训,“专业人士会提供更多的力量,网上也会陆续公布《指南》的内容。”

“通过政府的行为往往是最有效的,因为系统最健全,群众最相信。”葛可佑说。

据悉,自1月15日卫生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来不到2个月,中国营养学会对《指南》的解读就已经和媒体见面了。

慎重对待“新的医学发现”

近年来,在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说法。一些关于营养保健的书籍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甚至一度成为书店的畅销书。

“说什么白薯治百病,牛奶致癌,食物相克,有人甚至说土豆烧牛肉都会引起中毒,这些不正确的信息也被堂而皇之地写在书上,在新华书店出售,这太荒唐了。”已经70多岁的葛可佑气愤地说,他表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这些“不科学、不正确”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不是经过多个研究机构证实的消息;未经人群观察或人体实验证实的动物实验结果,没有科学证据,违背基本科学原理或生活常识的信息等。其中台湾博士林光常对牛奶的横加指责影响最广泛。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程义勇告诉记者:“世界各国数以亿计的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以牛奶作为主要辅食,获得了良好的发育和健康状况,欧洲、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居民,即使在成年之后以至老年仍然大量消费牛奶及其制品,对其改善营养状况、强健体质发挥了有益的效用。”他说,应该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大陆居民的牛奶消费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每人每年93千克的十分之一。与过量饮用牛奶造成的危害相差甚远。

“无论是科普作家还是新闻媒体,在向广大民众进行健康宣传时,都应当慎重对待那些‘新的医学发现’。对于超出常理而又关系广大群众健康的观点,应经过调查,听取更多科学家的意见以后,再做出比较全面地报道。千万要避免单纯追求‘亮点’和语出惊人,结果误导读者,甚至使科学转变成谬误。”程义勇说。

翟凤英告诉记者,对于市面上不科学的说法,他们进行系统的整理之后将向大家逐一披露。

针对职场人士因为工作辛苦而不能每天细致安排自己的饮食,各位专家也提供了自己的参考意见:“膳食平衡是一种总体上的平衡,不可能一天两天一周吃不好就马上显现,这是一个可能需要经过10年到15年的长期过程才能看到坏处。如果你某一顿或某一天因为加班而吃方便面,但是第二顿或第二天就要自己有意识地补充回来,可以一个星期回顾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平衡,如果较长时间无法做到平衡,也可以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

推荐访问:世界卫生组织 驻华 膳食 中国 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