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时间:2022-05-25 11: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4篇

【篇1】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南京市政府关于限期全面解决全市拆迁安置
遗留问题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意见

(宁政发〔2004〕1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市建委拟定的《关于限期全面解决全市拆迁安置遗留问题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一月十九日


关于限期全面解决全市拆迁安置遗留问题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意见

(市建委 2003年11月)


全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已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为进一步加快此项工作的推进,彻底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归纳整理意见如下:


一、涉及不符合规划规定的:


1、遗留问题涉及到原已有规划设计要点的间距要求与现要求不符的:

处置意见:按照原规划设计要点要求办理规划许可证。



2、涉及规划红线内建筑未拆除的:


姜家园B3组团(红线内南京市港务局老干部活动中心一直未拆除)。



处置意见:考虑到群众已入住多年,且南京市港务局已承诺若出现问题由其单位负责,由建设单位下关天江公司书面报告,并由下关区政府做出承诺,今后若出现问题由其负责解决,经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备案后,由市规划局补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涉及到已安置入住的部分底层房屋改变用途的:


处置意见:原底层为非住宅的房屋,但实际作为复建房进行安置,考虑到群众已入住多年,为尽快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由规划局按照底层为住宅补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涉及到底层居民租住开发企业自有公房的:


处置意见:房屋间距不符合2003年12月31日前规定标准的,但底层居民租住开发企业自有公房,由开发企业做出如居民对房屋间距问题有疑义,由开发企业负责对其进行调剂的承诺后,房屋“两证”办至开发企业名下。



5、涉及到用于安置的门面房加层问题的(对周边无影响):


处置意见:由规划局进行核查,如不影响周边居民房屋规定间距,则经处罚后按现状补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涉及到与小区外部有规划矛盾的(间距不足):


处置意见:考虑到群众已入住多年,对于房屋与小区外部建筑间距不足问题,由建设单位及其所在区(主管单位)做出今后在此事上出现问题责任自负的承诺且由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备案后,由相关部门继续办理手续。



二、涉及施工资料不全、无竣工验收报告问题的:


1、涉及已建成房屋的通水、通球、避雷及绝缘电阻检测、屋面蓄水试验及市政验收无法进行问题的:


处置意见:凡此类问题,由市质监站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住户回访,在未发现质量问题的前提下,由建设单位书面报告,经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审核同意,由质监站办理备案手续;
如有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经市质监站会有关部门审核同意进行限期整改,合格后给予办理备案手续。



2、涉及质监备案主体除建设单位外其余的责任单位或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或停业造成主体变更、缺失无法备案的:


处置意见:凡此类问题,由建设单位书面报告并承诺负全部责任,经区政府同意且注明负连带责任后,经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审核同意,以建设单位名义办理备案手续。



3、涉及因资料不全导致城建档案无法备案问题的:


处置意见:凡此类问题,由市建工局质监站负责把关,凡质监站同意并办理验收及质监备案的项目,城建档案馆给予办理备案。



三、涉及有关费用未交,不能完善手续的:


1、涉及有关单位之间因债务关系,无法完善手续的:

处置意见:凡此类问题,由各区政府协调,督促开发企业以现金、台帐或房屋资产冲抵等方式解决,2003年底前必须办结。



2、涉及到土地出让金未交,无法完善手续的(雨花南路4号住宅):

处置意见:对于雨花南路4号住宅不符合宁政发(2000)3号文精神的部分,由南京公交房地产公司缴纳土地出让金。



3、涉及到有关规费未交,无法完善手续的:


处置意见:对于欠交各项规费的问题,原则上由开发企业自行缴纳,可考虑在该开发企业的台帐中冲抵,不够冲抵的部分由区政府在该区的总台帐中调剂的方法解决。牵涉到建设单位名称变更的,由现单位书面报告并承诺负全部责任,经区政府见证且注明负连带责任后,相关部门给予继续办理。



4、以上第2项、第3项问题,的确有特殊困难,经南京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调查、研究后,扎口向市政府请示有关减免事项。



四、关于申请利用零星边角地块建设门面房解决超期过渡的问题。



1、各区政府将实物安置时期遗留的未安置门面房问题进行再次汇总上报市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协调小组,由建委牵头会房产局对有遗留问题的开发企业现有存量门面房进行核查清理,对于可分割出租的中小型商业用房,由各区政府统一收回优先用于安置;



2、各区政府应要求开发企业必须利用存量门面房或货币买断的方式安置一批超期过渡户;



3、对于实在无条件安置的,在市区寻找1-2个地块重新集中开发,在对地块的平衡测算后,把门面房的地点、面积、测算的底价等情况与超期过渡户一一见面。土地采用公开挂牌的方式,公告中写清楚定向回购的面积数额,有安置任务的开发企业须以不低于土地、建设成本价购买,具体以按规定测算、审计的数据为准。



4、开发公司须与住户签定安置协议同时与建设单位签定购房协议。



附:项目情况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关于解决遗留问题的申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安璐、玉玮娟、王瑾璐、孙婧漪等同志,都是君悦东山前的老员工了。几年来,我们尽职尽责,遵守公司制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从未违背公司意愿,亦从未做出任何有损公司利益,不利公司形象之事。在工作期间,我们恪尽职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谈成了每一单业务,为公司创造了一定的收入,后因种种因素,我们不得不离开了公司。现有如下问题急待解决:

1、剩余百分之二十的佣金留存必须结算清楚。

2、剩余没有签约的关系户及时签约并发放佣金。

我们的要求是:首先请领导批准,交房时由我们自己回来办理交房手续,完成我们的后续工作。因为办理签合同及贷款时就是我们自己回来办的,这样对工作有衔接,对客户负责任,对公司也有交代。二是敬请公司领导尽快给予明确答复。

我们的理由是:百分之二十的佣金“留存”部分,属于我们销售员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

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否则等于拖欠或克扣。

员工已经离开了该公司,其已经无法掌握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于何时收回多少款,员工也不清楚,只能等销售货款到账或者达到提成条件时才能予以结算提成或存留工资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要支付全部的提成或存留工资 。从维护公平正义以及保护劳动者的弱势群体角度来说,劳动者只要付出了劳动,创造了效益,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销售收入的回款是另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以回款未到账为由而拖欠甚至克扣销售提成或存留工资,就等于变相地转嫁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是非常不公平的,这已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属于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当然也包括“留存”部分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销售提成等收入应当计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付的基数。

此致

敬礼 !

申请人:安 璐、 玉玮娟、

王瑾璐、 孙婧漪

2011年12月1日

【篇3】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调研报告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
  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影响和阻碍众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处理和解好决历史遗留问题,已是当今有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这些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处理和解决本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能对类似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生产任务严重不足,企业为了减轻负担,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依据有关政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内退文件,对其中一部分职工办理了内退。这种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所采取的内退办法,在全国都普遍存在。但后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好转,企业自身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得以起死回生,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在职职工收入也随之提高,内退人员的收入与同期未选择内退的退休职工收入差别日渐明显,这就导致了提前办理内退的退休职工心理上极端不平衡。于是,众多内退职工不断到企业、地方政府集访,反映企业当年不应给其提前办理内退。
  二、企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遵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如果割裂当时的历史条件,单纯地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则无可下手。当时,作为内退职工,所考虑的是企业万一垮了,还不如办理内退,不用上班还比在职职工收入高,他们自愿选择内退这条道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他们办理了内退,就不用承担企业经营不佳的风险,相当于进入了保险箱,这一历史环境企业与内退职工都必须尊重。在双方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企业和内退职工也必须面对现实。尽管内退文件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许多内部职工与近几年退休的职工相比,感觉吃亏了,这是一个现实矛盾。作为内退职工,诉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两者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现实状况,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2、把握政策,实事求是
  把握政策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核心所在。如果企业仅考虑解决矛盾,不严格把握政策,则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容易给其他类似企业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地区类似企业的稳定。鉴于此,企业始终以国办发文件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既承认职工诉求的合理性,又不能单方面地站在企业或职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只有全面、充分、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认认真真分析其产生、发展、爆发的全过程,并采取符合政策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3、不添新乱,不留后患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本身就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充分尊重当时的特定历史,充分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充分理解当时政策的进步意义,又要确保今后不产生新的矛盾,不增添新的麻烦,不留下任何隐患,这的确是对企业主要领导驾御企业、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清理的人员范围、处理办法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留后患,又专门制定了配套办法,即《实施细则》,进一步说明了政策依据、符合解决范围的人员、操作程序及有关问题的解释与说明,从制度层面保证了解决方案的严肃性、全面性,缜密性。
  三、解决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方法
  1、倾听诉求,将心比心
  在集访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建立了畅通的诉求体系,要求所有干部都是上访者的接待员,所有干部都要耐心地倾听上访者的诉求,将心比心,站在上访者的角度去解疑释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所有上访者尽情倾诉,发泄其想法及不满。同时要求,所有干部尤其是各单位一把手要对上访者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时反馈上访者诉求,对于不能直接答复的诉求,咨询职能部门后,主动上门做工作,使上访者感受企业是真正重视他们的诉求,拉近上访者与企业的距离,为解决问题树立企业积极的姿态,营造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氛围。
  2、正视矛盾,分清主次
  正视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分清主次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我们至始至终都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矛盾,也从没有回避矛盾,更没有隐瞒和压制矛盾,认认真真分析各类矛盾的类别,区分出与政策有关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在集访期间,退休教师也来上访,我们明确告知他们的问题不属于这次内退职工的范围,待内退职工反映的问题彻底解决后,再针对退休教师反映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同时,即使是内退职工反映的问题也有办理内退无关的事情,我们同样也分离出来,这样,就较好地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顺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3、胸怀全局,体现个性
  解决内退问题,是十分敏感和棘手的工作,稍有不慎,则会影响全局,酿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企业主要领导胸怀全局,谨小慎微筹划解决方案,确保既解决企业内退问题,又不引起地区其他企业内退职工因互相攀比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先后走访了政府和类似企业,经过认真分析,内退现象普遍存在,且具有共性,但考
  虑到企业的具体问题和个性问题。我们在制定措施和办法时,就特别有针对性,既解决了企业的矛盾,又没有给面上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分析企业的特点和个性,所制定的解决办法是正确的,经受了考验。
  4、信息畅通,掌握主动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就越具有主动权。信访稳定工作特别处理和解决内退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收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单位利用各个渠道收集信息,除了通过各单位、各支部公开的渠道收集信息外,我们有针对性安排不引起内退职工怀疑的人员深入内退职工经常聚集的地方了解内退职工谈论的情况,尤其是了解骨干人员的想法,然后将内退职工最新的思想动态反馈给主管领导。这对于企业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正确的解决办法和政策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政策攻心,晓之以理
  做信访稳定工作,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依据,运用政策攻心,言之有理,拘之有因。我们处理内退问题时,始终坚持了这一点。我们制定好文件后,并没有立即出台,用了四多月的时间进行政策攻心。我们安排有关人员故意将文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神散布于内退职工当中,观察其反应,了解其变化。同时,表明企业的态度,不作任何许愿,决不突破政策,一视同仁,严格依据政策和文件执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企业会最大限度的考虑职工的利益。在正式出台文件之前,党委书记通过直播的方式发表电视讲话,党委书记饱含对内退职工的关爱之情,心系对企业发展的担心与顾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次阐明政策及实施办法,号召全体职工与家属共同为企业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而努力。党委书记就解决稳定问题发表电话讲话,在企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其方式新颖,覆盖广泛,为迅速解决内退问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责任到位,群策群力
  信访稳定工作不仅仅是信访部门的职责,它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同时,做好信访稳定工作需要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位,群力群策,形成大信访格局,推动整个信访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在解决内退问题时,较好地调动了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形成企业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分片负责,各单位一把手负责本单位的责任体系。其次,全体动员,发动职工,积极宣传稳定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营造发展离不开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浓郁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内退职工的亲戚、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深入家庭,开展工作,集各方之力量,汇各方之智慧,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工作格局。
  7、团结多数,孤立少数
  对于绝大多数内退职工,其诉求是合理的,其要求也是正常的。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很多内退职工是想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反映他们的诉求,不愿意参加集访。另外,由于他们的子女大多也在企业上班,绝大多数内退职工不愿看到因集访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心还是希望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有些是抹不开面子,是被迫参加组织者进行的集访,真正闹事的人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得出这样的判断后,我们就依靠和团结全体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做好大多数内退职工的思想工作,孤立小数。实践证明,只要大多数人思想统一了,稳定了,企业就有了稳定的基础。
  8、依靠政府,维护秩序
  紧密依靠政府,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尤其是处理和解决集访事件的一条重要经验。正常来说,政府是正面价值取向的代表,也是合法和正义的代表。依靠政府,可以规范上访者的行为,更可以使集访事件处于理智状态,避免走向极端。由于,我们长期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政企关系,在企业发生集访事件期间,政府主动帮助我们,主动出面帮企业做工作,主动向退休人员进行普法宣传,讲解政策,反复告戒不要有违法行为,要用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有力地配合了企业的信访稳定工作。
  总之,信访稳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稳定工作,尤显得格外重要。只要我们在信访稳定问题上原则把握得当,方式方法合理,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为企业发展服务。

【篇4】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处理和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经验和思考

 

当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影响和阻碍众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处理和解好决历史遗留问题,已是当今有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这些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处理和解决本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能对类似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生产任务严重不足,企业为了减轻负担,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依据有关政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内退文件,对其中一部分职工办理了内退。这种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所采取的内退办法,在全国都普遍存在。但后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好转,企业自身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得以起死回生,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在职职工收入也随之提高,内退人员的收入与同期未选择内退的退休职工收入差别日渐明显,这就导致了提前办理内退的退休职工心理上极端不平衡。于是,众多内退职工不断到企业、地方政府集访,反映企业当年不应给其提前办理内退。
  二、企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遵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如果割裂当时的历史条件,单纯地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则无可下手。当时,作为内退职工,所考虑的是企业万一垮了,还不如办理内退,不用上班还比在职职工收入高,他们自愿选择内退这条道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他们办理了内退,就不用承担企业经营不佳的风险,相当于进入了保险箱,这一历史环境企业与内退职工都必须尊重。在双方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企业和内退职工也必须面对现实。尽管内退文件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许多内部职工与近几年退休的职工相比,感觉吃亏了,这是一个现实矛盾。作为内退职工,诉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两者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现实状况,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2、把握政策,实事求是
   把握政策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核心所在。如果企业仅考虑解决矛盾,不严格把握政策,则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容易给其他类似企业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地区类似企业的稳定。鉴于此,企业始终以国办发文件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既承认职工诉求的合理性,又不能单方面地站在企业或职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只有全面、充分、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认认真真分析其产生、发展、爆发的全过程,并采取符合政策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3、不添新乱,不留后患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本身就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充分尊重当时的特定历史,充分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充分理解当时政策的进步意义,又要确保今后不产生新的矛盾,不增添新的麻烦,不留下任何隐患,这的确是对企业主要领导驾御企业、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清理的人员范围、处理办法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留后患,又专门制定了配套办法,即《实施细则》,进一步说明了政策依据、符合解决范围的人员、操作程序及有关问题的解释与说明,从制度层面保证了解决方案的严肃性、全面性,缜密性。
   三、解决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方法
   1、倾听诉求,将心比心
   在集访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建立了畅通的诉求体系,要求所有干部都是上访者的接待员,所有干部都要耐心地倾听上访者的诉求,将心比心,站在上访者的角度去解疑释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所有上访者尽情倾诉,发泄其想法及不满。同时要求,所有干部尤其是各单位一把手要对上访者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时反馈上访者诉求,对于不能直接答复的诉求,咨询职能部门后,主动上门做工作,使上访者感受企业是真正重视他们的诉求,拉近上访者与企业的距离,为解决问题树立企业积极的姿态,营造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氛围。
   2、正视矛盾,分清主次
   正视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分清主次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我们至始至终都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矛盾,也从没有回避矛盾,更没有隐瞒和压制矛盾,认认真真分析各类矛盾的类别,区分出与政策有关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在集访期间,退休教师也来上访,我们明确告知他们的问题不属于这次内退职工的范围,待内退职工反映的问题彻底解决后,再针对退休教师反映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同时,即使是内退职工反映的问题也有办理内退无关的事情,我们同样也分离出来,这样,就较好地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顺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3、胸怀全局,体现个性
   解决内退问题,是十分敏感和棘手的工作,稍有不慎,则会影响全局,酿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企业主要领导胸怀全局,谨小慎微筹划解决方案,确保既解决企业内退问题,又不引起地区其他企业内退职工因互相攀比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先后走访了政府和类似企业,经过认真分析,内退现象普遍存在,且具有共性,但考虑到企业的具体问题和个性问题。我们在制定措施和办法时,就特别有针对性,既解决了企业的矛盾,又没有给面上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分析企业的特点和个性,所制定的解决办法是正确的,经受了考验。
   4、信息畅通,掌握主动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就越具有主动权。信访稳定工作特别处理和解决内退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收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单位利用各个渠道收集信息,除了通过各单位、各支部公开的渠道收集信息外,我们有针对性安排不引起内退职工怀疑的人员深入内退职工经常聚集的地方了解内退职工谈论的情况,尤其是了解骨干人员的想法,然后将内退职工最新的思想动态反馈给主管领导。这对于企业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正确的解决办法和政策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政策攻心,晓之以理
   做信访稳定工作,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依据,运用政策攻心,言之有理,拘之有因。我们处理内退问题时,始终坚持了这一点。我们制定好文件后,并没有立即出台,用了四多月的时间进行政策攻心。我们安排有关人员故意将文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神散布于内退职工当中,观察其反应,了解其变化。同时,表明企业的态度,不作任何许愿,决不突破政策,一视同仁,严格依据政策和文件执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企业会最大限度的考虑职工的利益。在正式出台文件之前,党委书记通过直播的方式发表电视讲话,党委书记饱含对内退职工的关爱之情,心系对企业发展的担心与顾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次阐明政策及实施办法,号召全体职工与家属共同为企业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而努力。党委书记就解决稳定问题发表电话讲话,在企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其方式新颖,覆盖广泛,为迅速解决内退问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责任到位,群策群力
  信访稳定工作不仅仅是信访部门的职责,它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同时,做好信访稳定工作需要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位,群力群策,形成大信访格局,推动整个信访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在解决内退问题时,较好地调动了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形成企业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分片负责,各单位一把手负责本单位的责任体系。其次,全体动员,发动职工,积极宣传稳定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营造发展离不开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浓郁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内退职工的亲戚、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深入家庭,开展工作,集各方之力量,汇各方之智慧,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工作格局。
  7、团结多数,孤立少数
  对于绝大多数内退职工,其诉求是合理的,其要求也是正常的。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很多内退职工是想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反映他们的诉求,不愿意参加集访。另外,由于他们的子女大多也在企业上班,绝大多数内退职工不愿看到因集访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心还是希望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有些是抹不开面子,是被迫参加组织者进行的集访,真正闹事的人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得出这样的判断后,我们就依靠和团结全体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做好大多数内退职工的思想工作,孤立小数。实践证明,只要大多数人思想统一了,稳定了,企业就有了稳定的基础。
  8、依靠政府,维护秩序
  紧密依靠政府,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尤其是处理和解决集访事件的一条重要经验。正常来说,政府是正面价值取向的代表,也是合法和正义的代表。依靠政府,可以规范上访者的行为,更可以使集访事件处于理智状态,避免走向极端。由于,我们长期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政企关系,在企业发生集访事件期间,政府主动帮助我们,主动出面帮企业做工作,主动向退休人员进行普法宣传,讲解政策,反复告戒不要有违法行为,要用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有力地配合了企业的信访稳定工作。
  总之,信访稳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稳定工作,尤显得格外重要。只要我们在信访稳定问题上原则把握得当,方式方法合理,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为企业发展服务。

推荐访问:遗留问题 拆迁安置 思考 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有效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思考 主动解决拆迁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