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时间:2022-05-25 11: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4篇

【篇一】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大会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对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给予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习近平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他们是:栗战书、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杨振武。

  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

  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出席代表2980人,出席2962人,缺席18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闭幕会由大会执行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会议开始。

  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高度评价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五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监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表决通过了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8年中央预算。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三个报告。

  完成上述议程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习近平强调,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奇迹正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习近平强调,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万众一心向前进。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习近平的讲话赢得全场多次热烈的掌声。

  栗战书随后也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完全赞成、坚决拥护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必将极大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斗志,必将极大鼓舞我们万众一心胜利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他说,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的集体意志,是13亿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同志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栗战书说,这是一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他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向张德江同志,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

  栗战书说,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并选举我担任委员长。这是各位代表的信任。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同全体代表一道,忠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忠实维护人民利益,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各位代表的重托。

  栗战书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不动摇,必须坚持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不动摇,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栗战书说,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认清使命、奋发有为,切实肩负起新时代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崇高使命;
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始终;
要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
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篇二】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人民至上

  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饱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习主席的讲话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为美好幸福生活奋斗的雄心壮志。特别是他讲到“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流露出人民领袖爱人民的深情。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回望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思想、文化、科技、建筑上,留下了的成就,成为一个时代的辉煌。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伟力。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时代的推动者。正是由于一代代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接力奋斗,才有了今日之中国。
  “人民要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和力量。”中国人民的信心源于对祖国发展的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上本没有路,需要中国人民自己去探索、去寻找。只有人民更加自信,才能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
不断促进社会民生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不断繁荣科技文化,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成果。
  人民是执政的根本。民之所望,就是改革所向。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晴雨表”,检验公仆的“试金石”。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哭还是笑就是检验群众工作的好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过再长的路,也不能忘记这个初心,忘记我们从哪里来。人民满意是执政的根本,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思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难,才能更好的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二字重于千钧,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牵挂人民冷暖。水何澹澹,在驶向民族伟大复兴的这艘巨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艘巨轮的掌舵者,为全国人民指引方向。

【篇三】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

...../

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一、大会概况和主要特点

大会于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2939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会期共9天半。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有7项,审议了6个报告和1个法律修正案。主要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以及《选举法》修正案。

这次大会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聚焦发展。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联合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但是,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特别是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更加突显。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成为这次大会的重要议题。

二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各大网站推出的网上调查显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话题名列前茅。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就此建言献策,而政府工作报告也集中了4个页码,专题描绘民生发展蓝图。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这个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三是发扬民主,求真务实。代表们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直面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15处修改,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7处。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人民代表身份参加了审议。代表们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收集网民意见等形式,使会场内外实现充分交流,民意源源不断汇聚成参政议政的力量。这次会议还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推动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迈出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四是开放透明,举世瞩目。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形式在会场内外广泛运用,使大会更加开放透明。会议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实时交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会议期间,大会新闻中心组织了数十场新闻发布会。除解放军代表团外,所有团组对外开放,接受中外媒体采访。800多名外国记者、约500名港澳台记者和1900多名境内记者采访了“两会”。会上,“中国怎么做”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他们赞扬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期待中国给世界传递新的信心与希望②。

二、大会的主要精神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成绩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提出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高举旗帜、提振信心、发展务实的好报告。许多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的驻华外交官认为,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国政府不仅为本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给世界树立了一个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发展的榜样。

(一)2009年来之不易的辉煌成就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从2008年二季度的10.1%,锐减至2009年一季度的6.1%,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倒闭停产,农民工大批返乡。

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大幅增加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的中央财政预算③,等等。

这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效果显著:在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
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
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分别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对于来之不易的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五个必须坚持”的经验弥足珍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这“五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仍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机遇稍纵即逝,需要紧紧抓住、充分利用;
挑战严峻复杂,需要勇敢迎接、妥善应对。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如果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不发生大的意外事件,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好于去年;
同时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环境看,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进一步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日益丰富;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处理好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里,我们既要坚定必胜信念,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认识国内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创造性,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2010年催人奋进的八大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④;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为此,报告明确了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达到9500亿元,是过去最高赤字的近3倍。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反弹。2010年,赤字将增至10500亿元,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强劲。另一方面,花未来的钱办事,关键在量力而行。今年赤字预计占GDP的2.8%,与去年基本持平,在国际通行的安全线以内,总体上是安全的。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背后的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必然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抑制一些盲目新开工项目,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打好这场硬仗!2009年,面对当时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和诸多不利条件,把GDP增速定在8%,是为了让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从而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
2010年,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仍然把GDP增速定在8%,主要是传递一种信号:我们不再单纯追求更高的增长速度,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调结构、转方式上。许多代表评价,今年的8%“含金量”更高!

三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主要是继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农”向好,全局稳定。去年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六连增”,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较早开始回升和实现“保八”目标,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支农投入8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比中央财政总支出的增幅高出近一倍。这表明,强农惠农政策不会变、工作不放松、支持不减力。“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镇化,但即使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到80%⑥,也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一方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有评论将其形象地表述为“既要减少农民,又要保护好农民”。

四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未来。眼下,上学难尚未根本解决,教育公平仍然是关注焦点。为此,今年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是教育改革年,教育是今年全国(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冠军”,达到11856.75亿元,是唯一突破1万亿元的支出项目。

五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主要是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和公共体育事业。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从2003年起,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同期GDP增幅5到6个百分点,增长势头明显快于一般经济领域⑧。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会有大的突破。据测算,我国文化大,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提出,“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广受代表好评。

七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主要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稳定发展对外贸易⑩,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办好上海世博会。

八是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在“服务型政府”前面特意加上“人民满意”四个字,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使“人民是否满意”成为评判政府的关键尺度。怎样让人民满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代表们把这形象地概括为,既当好“公正的裁判员”,又当好“忠实的服务员”。批评推动进步,监督促进公平。温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四)备受各方关注的《选举法》修改《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这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是将现行的城乡按照4∶1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修改为1∶1,从而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重大修改标志着在公民享有平等选举权方面消除了城乡差别,体现了“三个平等、一大进步”。第一个是人人平等,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可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第二个是地区平等,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代表,可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
第三个是民族平等,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可保障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三个平等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选举制度的重大进步。

这次修改《选举法》,还注意了选举程序和扩大民主的细节,进一步体现人大代表选举的公正性。比如,一些地方和基层选民反映,在基层选举中对候选人情况的介绍过于简单,选民缺乏对候选人的深入了解,影响投票准确性。为此,《选举法》修正案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七日以前公布”。与会代表认为,这样修改《选举法》,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必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在八个方面: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②俄罗斯《独立报》前不久发表编辑部文章,这样描绘中国的作用:“对过去的一年,人们可以给出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如果以作用最显著的那个国家来命名这一年,那么这一年应该叫中国年。”有日本媒体认为,在世界经济努力复苏的形势下,2010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③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7253.1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21.8%;
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7426.48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31.8%。

④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8%左右,这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速低于8%,会引发就业困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而超过10%,又会给资源环境等带来巨大压力。

⑤例如,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和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而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

⑥1995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加速,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95年的29.04%上升为2009年的46.6%。但是,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镇化有望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巨大引擎。

⑦今年,国家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⑧2009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2亿元,同比增长42%,跃居世界第三;
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

⑨其中,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长9%;
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35亿元,增长8.7%;
保障性住房支出632亿元,增长14.8%。

⑩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在2009年8.7%的经济增速中,消费、投资分别贡献了4.6和8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则下拉了3.9个百分点。经过多方努力,在连续3个季度下滑后,我国外贸出口去年12月同比增长了17.7%。专家认为,只要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今年我国对外贸易完全可以实现恢复性增长。

11制定于1953年的我国首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此后,《选举法》进行了多次修改。目前,全国和省、自治区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这些规定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合理性,比如,1953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口比例为13∶87,只有规定城市和乡村代表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口比例,才能保证工人阶级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占相对多数。而现在我国城乡居民人口比例已上升为47∶53,我国各级人大经历数次换届选举后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篇四】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认真制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修改)

精品文档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要密切联系实际,从政X和大局上项核心看齐。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可以和磨砺中提高党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谈谈一下三点体会:

一、要通读原文系统学,用脑学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博大精深,尤其是其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认真学习来准确领会。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从来不是一种形式和过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领会不了真谛和精髓,只有坚持辩证的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明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的真正含义。

二、要营造氛围激励学,用心龙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要将理论转化为行动自觉,最重要的是相信这种理论,建立与理论之间的信赖,这种信赖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精神一种信仰,只有将其作为信仰,从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动。从来带领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信仰,用的是心,考验的是政X定力需要的是政X敏感度和政X立场,决定的是前进方向。

三、要融入实践深化学,用行动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最终的落脚点在实践,在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学懂,吃透之后,就要将其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报告通篇彰显着新X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报告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责任意X,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尽好职责,结合工作实际,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能力,能力不过硬,责任难履行,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意X,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不断提高适应岗位必须的各种能力,而是提高标准,标准反应责任,工作没有标准,责任就会落空,我将对照上级要求,对照工作实际,确保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三是提高状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落实,我将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不忘入党初心,以一流的工作状态,践行宗旨。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学习的粗浅体会,捂得不深不透,讲的不好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