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西游记》后话

时间:2022-11-01 0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前不久,一次文化馆小会,触发了我写《河豚西游记》的灵感。

我,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扬中人,对河豚情有独钟。

河豚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百姓就已经和河豚打交道了,称河豚为“百鱼之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地盛产河豚,并由河豚的精巢,联想到美女西施,称之为“西施乳”。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详细描述了河豚的体型特征。到了唐代,河豚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宫廷。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赐河豚肉给宰相李林甫品尝,李林甫受宠若惊,感恩不尽。到了宋代,苏东坡曾在两首诗中提到过河豚。一首是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丰八年写的短诗《惠崇春江朝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一首是《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曾经在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苏东坡认为,荔枝的美味没有其他果品可以与之媲美,只有河豚丰腴洁白的精巢烹成的“西施乳”,才能与之相比。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也写有一首诗,《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梅尧臣也因此得了“梅河豚”的雅号。明代大文豪徐渭也写有一首《河豚》诗:“万事随评品,诸鳞属并兼。惟应西子乳,臣妾百无盐。”元代和明代,江南地区把河豚奉为食界至尊,明代的宫廷中,甚至有河豚宴。清代诗人周芝良也写过这样的诗句:“值那一死西施乳,当日坡仙要殉身。” 现代文坛巨擘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也曾经光顾过河豚餐馆,有他的一首《无题》诗为证:“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厄酒食河豚。”历代骚人墨客对河豚的题咏,不胜枚举,令河豚声名大震,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河豚文化。

在我的家乡,人们特喜爱河豚,因为,河豚不知惠及多少人。过去,在那粮食缺少,春二三月,青黄不接,饿死人的年代,河豚曾以自己的牺牲,救人充饥活命。所谓“拼死吃河豚”,富人为尝鲜,穷人为活命。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名为《话说拼死吃河豚》,话的是旧村佚事,说的是邻家真人,是一件真实的故事:那是在旧社会时,我家东邻有一叫二先生的大户人家,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天,家里请厨师烧了一大锅河豚,河豚鲜香味美,满室芬芳。正当河豚上桌,先生、太太们馋涎三尺,提筷欲食时,一先尝者惊呼:“麻!麻!”众人停筷,不敢再吃,以为有毒。二先生吓得头上冷汗直冒,忙命人准备把一锅子香喷喷的河豚倒掉的时候,一个在他家做长工名叫黄胡子的央求说:“别倒,别倒!给我吃吧!”黄胡子边吃边自语:“这么好吃的河豚倒掉多可惜。你们怕死,我不怕死!”一会儿,黄胡子把一锅子河豚全吃了,一头倒在东家的柴草堆里。黄胡子想:“吃死总比饿死好吧!”可一觉醒来,黄胡子满以为自己不在人世了,用手揉揉眼睛,“啊?没死!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阎王爷没收我?”原来,厨师在那河豚里放了胡椒粉。虚惊一场。因此,当时人们说:“河豚有灵性”、“河豚不毒穷苦人”。

记得小时侯,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吧,那时长江里正宗的河豚很多,渔民们把一筐筐鲜活的河豚拿到内圩村埭上来卖,一斤只卖二毛钱,还没人买呢!现在,由于环境因素,长江里的河豚渐渐稀少了,有的甚至濒临绝迹。不久前,有朋友告诉我,说今春有一渔人在雷公岛附近捕到一条较大的满身花纹的河豚,那是标准的东方豚,约有一斤多重,后被新坝某饭店一老板花一万多元人民币买去,几个供销员看见欲购买食之。后,据传市农林部门闻讯,买而放生长江了。如属实,当嘉勉。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保护家园,救救河豚。

河豚文化,广义的是一种土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土地,生长着生生不息的万物;滚滚东流的长江,繁衍着生生不息的河豚。只有保护好土地环境,开发利用好土地环境,建立好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温馨和谐关系,才能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万物的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

河豚文化其实也是一种草根文化。河豚文化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号称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即是“母亲河”的产物。河豚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她深深扎根在扬子江畔“江中明珠”这一特定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之中。

河豚文化在扬中,更是一种品牌文化。河豚、刀鱼、鲥鱼“三鲜”驰名,当然当以河豚为首。“扬中河豚甲天下”的美誉遍扬五洲四海,每年烟花三月,天南地北的游人都汇聚到这里,欣赏河豚文化。说起河豚,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扬中,似乎河豚就生长在扬中,扬中就是天然的“河豚之乡”、“河豚之家”、“河豚之港湾”。的确,“扬中河豚,天下之冠”。别的地方虽然也有河豚,但总不如扬中的河豚鲜美和神奇。这正如盱眙龙虾、西湖龙井一样,别的地方生长生产的龙虾、龙井就是不如盱眙、杭州的好。因此,别的地方总是把龙虾用飞机运到盱眙去加工生产,各地人们宁愿不远千里迢迢赶到盱眙去吃龙虾,赶到杭州西湖去品龙井。这就是“一方水土塑造一方神,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道理。

近年来,扬中较为重视河豚文化。2004年2月,扬中市成立了河豚文化研究会,以及扬中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现有常务理事单位22个,理事单位57个,会员单位84个。协会紧紧围绕扬中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锁定服务扬中经济、富裕扬中人民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扬中四面环江,江鲜资源丰富的优势,承传扬中数百年丰厚的河豚文化和精湛的烹调技艺,形成扬中江鲜美食的独特品位,促进扬中“江鲜之乡”的美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4年协会成立之后,先后成功举办了八届江鲜美食文化节。据说,第八届扬中河豚美食节非同寻常。扬中市邀请了2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开展 “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河豚岛——扬中”的寻访之旅。2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其夫人在扬中的东新港码头,顺着滚滚东流的江水,放养了2000余尾河豚和20000余尾长江珍贵鱼种。当天,驻华使节和其夫人们抬起装着数百尾鱼苗的大盆,用中文大喊“一、二、三”,活蹦乱跳的鱼苗顺水倾泻而出,沿着放流台跃入大江,转瞬间消失于浪花之中。驻外使节纷纷表示:“这是世界文明与生态文化的一次交流,珍贵鱼苗放养是很好的活动,我们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河豚,触摸了长江文化,希望长江里的珍贵物种能永远被保护,并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作为驻华代表,作为中国人的朋友,我们非常高兴能参与到中国‘母亲河’的维护活动中来。”顺着驻华大使们的寻访脚步,优美如画的江岛风情,河豚绘画的水墨韵味,放养“母亲河”的生态文化,一步一步,使河豚文化交融在了世界文明里。

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搞,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育河豚文化,深化河豚文化,根植河豚文化,升华河豚文化,让河豚文化成为“水上江南,明珠扬中”的一张闪亮名片,书写河豚文化传奇新篇章。

推荐访问:西游记 河豚 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