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雷害分析及其防雷设计

时间:2022-10-31 17: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现代建筑物防雷技术措施应该从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采取防雷方案。即建筑物外部采取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使建筑物的雷电通过这些防雷设置泄放入大地。而建筑物内部对被保护设备安装防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把雷电流泄放入地。

1建筑物雷害分析

为了对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设计措施,对建筑物所遭受的雷害进行分析是有其必要性。经笔者总结分析,一般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直击雷。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不到50%的能量将会从引下线等建筑物外部防雷设施泄放到大地,其40%的能量通过建筑物的供电系统分流,其5%左右的能量通过建筑物的通信网络线缆分流,其余能量通建筑物的其他金属管道、缆线分流。当然,能量比例分配会随建筑物内部的布线状况以及管线结构而随之发生变化,见图1所示。

图1建筑物物受直击雷后能量分配图2传导雷示意图

(2)传导雷。这种雷电危害是在建筑物较大范围内,雷电击中电力或信息通讯线路,然后沿着传输线路侵入设备,见图2所示。其中地电位反击是主要的一种,即雷电击中附近建筑物或附近其他物体,导致地电压升高,并在周围形成巨大的跨步电压。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入侵雷电延建筑物内部设备从而形成地电位反击,见图3所示。

图3地电位反击示意图 图4感应雷电示意图

(3)雷电波感应。这种雷害可以发生在雷击周围1000公尺左右范围内,距离随着雷击大小以及屏蔽措施而随之发生变化。发生雷击时,LEMP 在上述有效范围内,所有的导体上将产生足够强度的感应浪涌,分布于建筑物内外的各种电力、信息线路,从而感应雷电对建筑物的设备构成危害。而可以预测,随着建筑物内现代高科技设备等的应用感应雷电波将会对精密仪器以及网络系统等构成极大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所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对感应雷电的防雷设计是迫不及待的。

2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

从以上的建筑物雷害分析可表明,为了有效地避免建筑物遭受以上三种雷害,建筑物完整的防雷系统应有接闪器、避雷器件、均压等电位体、接地装置等构成。防雷系统应具体有:

(1)采取外部防雷,即由外部防雷装置,如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承接50%以上的雷电流泄入大地。

(2)采取内部防雷,即采用等电位连结、屏蔽、防闪络技术和装置阻塞雷电波沿金属导线和空间电磁场入侵的途径。

(3)采取电涌保护。即利用某些元件的非线性特性,组成电涌保护器同时将其连结在配电和信号线路中,将累计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利用SPD泄入大地。

2.1 引下线

引下线为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其将接闪器收到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明敷设是沿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墙敷设,暗敷设是将引下线砌于墙内或利用建筑物柱内的对角主筋可靠焊接而成。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措施。

2.2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接收引下线传来的雷电流,并以最快的速度泄入大地。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其是电流泄放到大地中的重要步骤。接地体采用50*5mm²角钢,水平接地体采用截面100mm²、厚度为4mm的扁钢,接地体埋深应不小于0.5m。防直接雷人工接地体距建筑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候,加大接地极的埋深应(不小于1m)或在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埋入土壤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为了有效地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阻值,尽量减小上引线的电阻值。此次设计上引线选用载面积为16 平的铜芯地线电缆。接地体的具体位置和上引线的具体路由,在施工时以尽可能的情况下,减少上引线的长度。通过增大导线载面和减小导线长度的措施,来尽量减小接地引线的电阻值。

2.3 电源系统防雷

对于重要系统的防雷应采取三级防雷加以考虑,只做单级防雷可能出现,因雷电流过大而导致的泄流后残压过大破坏设备或者保护能力不足引起的设备损坏现象。对电源系统采取多级保护,可有效地防范从直击雷到工业浪涌的各级过电压的侵袭,其电源系统三级防雷保护示意图见图5所示。

(1)设计时在电源输入端加装相应的各级浪涌吸收装置,从而形成多级的电源防雷体系。第一级:采用LGA601P-II 型电源防雷器,并联安装于单位总配电低压侧,作为整个单位总电源的前级防护。外接金属线路进入建筑物之前从埋地穿金属管槽15 米以上的距离进入建筑物,且要在建筑物的线路进入端加装低压避雷器。低压端的总电源防雷器安装在电源的进入端,由外部线路引入的雷击高电压引至大地泄放,以有效地保证后接设备的安全。

具体措施是选用型号 LGA601P-II 型三相电源避雷器该型号的避雷器通流容量达60 kA,经过本级防雷可将大部份雷电流泄入大地,但是其产生的残压很高,通过供电线路进入的雷电危害依然很大。安装在机房总配电的电源线进线端。

(2)第二级防雷保护是采用限压型防雷器,并联安装在各楼层电源前的分配电柜或机房UPS电源的进线段。作为分级配电柜的次级防雷器,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到2 千伏以内,要求具有20KA 以上的通流容量。防雷器并联安装在机房得分配电柜的电源进线端处。可以对已经经过初级防雷器限制电压的直击雷、高强度感应雷和一、二级间感应雷实施泄放保护。要求第二级防雷器的线路安装距离距第一级防雷器10-15 米,以使防雷器的动作分级起效。

具体措施是对于避雷保护选用LGA401P-II 型单相电源避雷器安装在各楼层分配电电源端;另外,在机房的分配配电柜端并联安装1套40kA的电源防雷器,要求放电电流40kA 以上,限制电压小于1.3 kV。

(3)第三级防雷保护是系统防雷中最容易被忽视,鉴于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和精密的元件,如果不采取第三级的防雷保护,将对机房的后接设备导致损坏。因此作为第三级的防雷器,其要求有10kA 以上的通流容量。采用电源防雷插座,串联安装在各需要保护终端设备前端。

具体措施是在需要防护的各终端电子设备的前端,分别安装LGA201P-II 型单相电源避雷器,雷电通量20kA,限制电压小于≤1.3kV,作为各电子设备的电源第三级防雷保护。

图5电源系统三级防雷示意图

2.4网络系统的防雷措施

在雷击发生时,产生巨大瞬变电磁场,在1 kM 范围内的金属环路,如网络、信号及通讯金属连线等都会感应到雷击,将会影响网络、信号及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彻底破坏系统。对于网络、信号及通讯方面的防雷工作是较易被忽视的,往往是当系统受到巨大破坏、资料损失惨重时才想到应该做预先的防范。

随着现代化网络发展,计算机网络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等微电子元器件。这些器件的击穿电压往往只是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源也只是mA级的,对感应雷、静电干扰、电磁辐射干扰等引起的瞬间过电压及浪涌电压的承受能力大为减弱,因此必须在信号线中安装防雷器:如RS232串口防雷器、RJ45接口防雷器、馈线防雷器等;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

(1)在网络机房或楼层的交换机进线端设置有网络防雷器RJ45N-24E(24口网络防雷器)、RJ45N-16E(16口网络防雷器)、RJ45N-8E(8口网络防雷器),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在网络机房的服务器网络进线端设置有网络防雷器RJ45N-E100/4S,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在电话中继线端设置有电话线路防雷器RJ45-TELE/2S、SR-E170V/4S,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结 论

该工程竣工后,该建筑物经历了多次大雷实践,结果表明,本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雷设计措施可有效地保护电源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可为类似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提供参考实例。

参考文献

[1] 刘潇忆.浅谈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23(03):31-33.

[2] 郭文.防雷设计系统中的接地分析[J].电脑与电信,2008,26(04):101-103.

[3] 谢政.浅议建筑物防雷设计六要素[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21(03):293-294.

[4] 李和捷,谢理东.探讨民用住宅建筑防雷设计[J].广东科技,2008,24(09):56-57.

推荐访问:雷害 建筑物 分析 防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