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音乐文化解读

时间:2022-10-30 10: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诸多窟龛中,有21个刻有音乐图像的窟龛,蕴含着大量的音乐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音乐图像的研究,能够获得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龙门石窟和音乐图像学,就其背后的音乐文化进行了初步的解读。

【关键词】龙门石窟;音乐图像;音乐文化

一、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中期至北宋时期。最早开凿于北魏年间,后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多个朝代的陆续开凿,跨越400年之久。现存窟龛20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堪称是石刻艺术的巅峰。既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表现,也对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和成熟的重要见证。

二、音乐图像学简述

音乐图像学是音乐学和图像学结合而成的新兴学科,通过对图像题材、符号的描述和鉴定,了解到乐器、音乐表演方式、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其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最初是几篇零星的论文,随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论著,并逐渐朝着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较为著名的研究者有金斯基、潘诺夫斯基、勒苏尔等。1961年,德国莱比锡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音乐史中的图像》一书,是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音乐图像巨著,随后以这部图书的发行为契机,成立了国际音乐图像学会,并先后召开了多次重要的会议,使音乐图像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国,虽然对音乐图像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但是从学科角度来看,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音乐科研工作陆续恢复正常,一些院校先后开设了音乐考古专业,标志着音乐图像学科的诞生。2003年度《艺术学》二级学科一举获得国家批准,艺术(音乐)图像研究作为学科第一专业方向开始招生,它标志着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综合性艺术教育与音乐图像学研究之路的开启。加之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类型丰富的传统文化,更为中国音乐图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龙门石窟音乐文化解读

(一)乐器文化解读

乐器是龙门石窟音乐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个音乐石窟中,一共出现了三大类214种乐器。通过对这些乐器图像的研究,能够获得对乐器发展、乐器形制等多方面的认识。首先是乐器发展方面。在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曾先后出现了横笛、排笛、箜篌、腰鼓等多种乐器,但多种乐器出现的频率是不一样的,比如排箫出现了22次,横笛出现了21次,而磬和贝乐器则只出现了1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乐器在当时的流行程度。这一点也可以在其他文化中得到印证,比如唐诗中,有很多都是以笛子、琵琶、箜篌为描写对象的。王之涣的《凉州词》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居易的《琵琶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写道:“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通过这些诗句的描写,一方面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乐器演奏技术是十分高超的。除此之外,龙门石窟的音乐图像还对乐器融合有着鲜明的反应。在所有图像呈现出的18种乐器中,其中有10种是汉魏之后传入的新乐器。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各地域、各民族之间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其中就包含各种乐器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出了汉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其次是乐器形制方面。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尽管是同一种乐器,但是在形状上也不尽相同,这并不是雕刻者的失误,而是乐器形制的发展使然。以排箫为例,这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在龙门石窟中,先后出现了两种排箫,分别是洞箫和底箫。在音乐史上最先出现的是洞箫,因为洞箫的调律取决于管子的长短,所以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和不便。所以在唐代,洞箫得到了改进,采用底部塞蜡的方式进行调律,也就是底箫。龙门石窟的音乐图像正是对这一发展的见证和记录。

(二)朝代音乐文化解读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一方面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一方面广兴佛教文化,兴建寺庙,所以该时期是龙门石窟重要的开凿期,各种音乐图像也自然对北魏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佛乐和俗乐的融合。北魏统治者对佛教十分推崇,使佛门寺院一时间成为了重要的音乐活动场所,佛教音乐也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原本的俗乐也开始逐渐和佛乐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法曲。如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多个伎乐天,他们手持不同的乐器,或吹拉弹唱,或翩翩起舞,场面十分热闹,充分展示出了北魏时期佛乐和俗乐互相交融的场景。其次是各民族间音乐艺术的融合。西晋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不断,人口大量流动,使得南北方各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得到了空前的深入和扩大,其中自然也包含音乐文化的交流。如龙门石窟古阳洞、宾阳洞中出现的四弦琵琶、五弦琵琶、细腰鼓等,都是伴随着天竺乐、西凉乐、高丽乐等传入中国的。这些新音乐的传入,使原有音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为后来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包含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都在该时期发展到了巅峰。在整个龙门石窟中,隋唐洞窟占到了2/3的比例,先后出现了18种乐器。其中新输入的乐器有8种,北魏后新增的乐器有4种。同时乐队的编制也更加庞大。由此可以看出,宫廷燕乐在当时是十分繁盛的,特别是唐太宗李隆基,更是历史上著名的全能型音乐家,在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多方面都曾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安史之乱后,唐代音乐文化便与龙门石窟无缘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也可以看出,龙门石窟所反映出朝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是既丰富又准确的,是研究某一阶段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三)音乐表演文化解读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各种乐器是十分丰富的,不但全面展示出了不同乐器的发展历史、形制变化等,而且还展示出了真实的演奏场面。以宾阳洞音乐图像为例。首先是乐队排列形式方面。乐队排列对于音乐表现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左右对称式排列是最常用的排列方式,这种对称既包含乐器数量的对称,也包含乐器类型的对称。在此基础上,声音小的乐器通常被放在前排,而声音洪亮的乐器被放在后排,获得前后左右声响均衡的效果,使观众既能够听得清楚,又不感到刺耳。其次是乐器组合方面。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最常见的是打击樂、吹奏乐和弹拨乐的组合。其中打击乐器3件、吹奏乐器3件、弹拨乐器2件,这种组合是较为科学和完善的。一般是弹拨乐器或吹奏乐器担任主旋律的演奏,打击乐器则负责伴奏,突出乐曲的节奏和力度,由此获得立体化的音响效果。最后是不同乐器的融合。龙门石窟开凿的400年,正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广泛融合的400年,由此也带来了不同类型、形制、风格乐器的融合。比如铜钹本是一种佛教法器,但是后来也被用于宫廷音乐。佛教利用音乐更好地传播,而音乐也在佛教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龙门石窟的音乐图像生动展示出了一幅音乐表演的画卷,看着眼前一件件精美的乐器,脑海中就能够浮现出当时演奏的场景,这正是龙门石窟音乐图像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龙门石窟的艺术家价值不仅体现在造型艺术方面,更有着丰厚的历史、音乐等文化资源。近年来针对龙门石窟展开的音乐图像学研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由此获得了对中国古代音乐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关注。而且我们也坚信,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龙门石窟的价值和魅力必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展现,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迹将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更加厚重和珍贵。

参考文献

[1]罗永良.中国音乐图像学鉴思[J].中国音乐学,2009(01).

[2]李荣有.音乐图像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刍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1).

[3]王克芬.试论龙门石窟舞蹈雕像的中原风格[J].文艺研究,2005(02).

[4]杨光.能看的音乐 《视觉中的音乐——龙门石窟音乐图像资料的考察与研究》评介[J].中州今古,2004(10).

[5]韩国鐄.音乐图像学的范围和意义[J].中国音乐学,1988(04).

推荐访问:解读 龙门石窟 文化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