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10-27 15: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石油安全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本文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石油安全模型,并从石油价格、石油需求、国内石油供给和国际石油供给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的实现机理,结合中国石油安全实际从国家能源战略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石油安全; 模型; 机理; 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9-0060-05

不断增大的供需缺口和频繁波动的油价使得国家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已经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特别是2002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后,国内对石油安全问题的研究就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很少从微观层面上对石油安全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措施的保障机制作深层次的探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分析石油安全问题的产生机理,并制定合乎现阶段石油安全本质的战略措施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一、 石油安全模型的建立

石油安全主要是指一国拥有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地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要求保障石油的持续、稳定、充分的供给,以达到与国内石油需求相对均衡的条件与状态。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石油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石油供应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国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一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油价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因此,石油安全问题的关键是石油供需平衡以及价格波动的影响问题。

结合我国石油安全现状,我们可以按照供求平衡原理建立开放条件下的我国石油安全模型①(见图1)。在图1中,D为国内石油长期需求曲线,Sd为国内石油长期供给曲线,P0、P1、P2分别为不同供求平衡状况下的价格水平,Q1、Q2、Q3、Q4、Q5分别为不同供求平衡状况下的石油数量水平。Si0为一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正常情况下面临的国际石油供给曲线,也即是存在理想状况下的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1为一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意外情况下面临的国际石油供给曲线。

由于石油分布的不均匀,对于像中国这样石油储量有限的国家仅靠国内石油市场是不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石油,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国内只能生产Q1的石油时,供需缺口((Q5-Q1)) 就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全部石油,但是在国际石油市场进口石油时总会遇到诸如国际政治风波、油价波动等意外情况,这些意外情况会使石油进口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成本((P1-P0))。在存在供需缺口((Q5-Q1))的情况下,当国内石油生产能力不能迅速提升时,国内石油价格就会由Po涨至P1,这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产造成很大冲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国外资源供应突然完全中断即存在(Q5-Q1 )数量的供需,而国内生产能力又不能够迅速升到Q3在C点形成新的均衡,则在原有Q1的产出条件下,价格会升至P2,此时就会产生国家石油安全问题。

石油供求失衡不仅会威胁到国家石油安全,还会造成国内消费者剩余遭受损失。当价格升至P2时会损失数量为((P2-P1))×Q1)的消费者剩余。如果考虑社会稳定问题,这种消极影响则会是难以估量的。尽管Si0和Si1曲线的存在有利于保障国内石油安全,但这种保障是以较少国内石油消费者剩余为代价的。如图1所示,当国际石油供给曲线处于Si0的位置,全部的消费者剩余是ΔADE。但是这种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会受到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影响。史丹(2001)曾证明当国际油价升高时,国内石油供给曲线斜率越小,国内消费者剩余转移给国际石油供应商的数量就会越多。不仅如此,当Si0移到Si1时消费者剩余也会减少(减少数量为图1中的梯形BCED的面积),图1中的阴影部分(ΔABC)是剩下消费者剩余,其大小也会受到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斜率影响。

二、 我国石油安全的实现途径分析

从我国石油安全模型中可以看出,构成中国石油安全的三大因素包括:中国油气资源状况以及国内产量、需求与进口,世界石油供需状况以及价格变动是否能够满足中国的需求,以及建立在国内、国外供需基础上的石油安全对策。中国石油安全的本质是石油供求失衡及其引起的价格波动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实质是石油供求之间的平衡问题,其中合理的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价格、需求曲线、国内供给曲线、国际供给曲线对石油安全的作用机制来寻找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途径(见图2)。

(一) 国内油价对石油安全功能分析

石油价格对石油市场的平衡发挥着平衡作用。油价上升,则需求减少,供给增多,市场上的石油总量会增多;同时,国内油价的上升,使本国石油的国际比价上升,进口就会增多,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1会向移向Si2,进口量就会增大,可见油价上升可以使国内石油总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需缺口。当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多,供给减少,市场上的石油总量会减少;同样的,国内油价降低,使本国石油的国际比价降低,进口就会减少,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1会向上移动,石油进口量会降低,可见油价下降可以使国内石油总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需缺口。因此,油价上升有利于保障石油安全,但这种保障作用是建立在油价上升的幅度不能过大的前提条件下的。油价上涨不仅会影响物价水平和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当油价上升幅度过大时还会引起通货膨胀、失业率增多和社会稳定等宏观经济问题。所以,只有合理的石油价格才会对石油安全起保障作用。

(二) 石油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当石油需求曲线因为石油价格以外的原因而发生移动时,就会使石油市场均衡点发生变动。石油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市场均衡点会向左下方移动,此时会降低石油价格和减少石油消费。这不仅会降低石油价格,还可以减小石油供需缺口。同样,当石油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市场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此时会提高石油价格和增加石油消费。这不仅增加石油价格波动风险,还会增大石油供需缺口。可见,石油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有利于保障石油安全,向右上方移动时会增大石油安全风险系数。

(三) 国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效应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石油供给曲线Sd因为石油价格以外的原因而发生移动时,就会使石油市场均衡点发生变动。石油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市场均衡点会向右下方移动,此时会降低石油价格和增加石油供应量。这不仅会降低石油价格,还可以减小石油供需缺口。同样,当石油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市场均衡点会向左上方移动,此时会提高石油价格和减少石油供应量。这不仅增加石油价格波动风险,还会增大石油供需缺口。可见,石油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有利于保障石油安全,向左上方移动时会增大石油安全风险系数。

(四) 国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效应分析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当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1向下移动时,从国际石油市场进口的石油量就会大于Q4,尽管仍然小于Q5,但已经大大减小了供需缺口,假设Si1移到Si2时,假设Si2和D的交点处的数量为Q6,则供需缺口就只有(Q5-Q6),大大小于原有供需缺口(Q5-Q1)。可见,国际石油供给曲线的下移有利于提高供给能力,保障石油安全。同时,当国际石油曲线向上移动,例如由Si2移到Si1时,则供需缺口就会由(Q5-Q6)增大到(Q5-Q4)。因此,国际石油供给曲线的上移会降低石油供给能力,威胁到石油安全。

三、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 我国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

石油商品的特殊性使得合理油价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近几年,国际和国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国内石油价格的波动情况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情况基本一致。这种一致性说明我国石油价格只是被动跟踪石油国际油价的变化。其原因是我国实行的石油价格计划定价机制。我国目前的石油价格机制规定原油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成品油在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地成品油的加权平均价的基础上制定,根据平均价格起落幅度,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然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在中准价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价格。因此,我国目前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反映式与预期式引导的形成机制,它实际上是以国际石油价格为基础的成本加提成的一种规制形式。这种规制形式只是在价格水平上的与国际接轨,并未实现价格形成机制上的国际接轨。尽管有利于降低油价形成的社会成本和稳定国内石油市场,但具有国内油价变动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动、无法正确反映国内石油供需关系、形成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弊端。

(二) 影响石油需求曲线移动因素分析

影响石油需求移动的基本要素有:石油需求弹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异常气候。①石油需求弹性。由于石油是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同向变动。价格与石油需求量成相反方向的变化,石油需求曲线的弹性为负数。在石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一定时,石油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越大则石油需求弹性就越大。石油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意味着石油需求移动的效应越大。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使得经济发展的加快必然会增加石油的消费。同时,由于不同产业对石油的需求量的差异性,通过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变化会减少石油的需求量。③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发展。当替代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社会对石油的消费量就会减少。而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减少石油的消费量。④异常气候等影响短期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变化。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石油来作为取暖,因此,当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时,必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增加,进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需求的增加。

(三) 影响国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的基本要素有:石油供应总量和供给结构、石油生产成本、石油资源的特殊属性。①石油供给弹性。油价越高,石油生产者获利就会越大,石油供给量就会越大,因此,石油的供给弹性为正。在石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一定时,石油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越大则石油供给弹性就越大。所以,石油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就意味着石油供给需求移动的效应越大。②石油供应总量和供给结构。石油供应总量直接决定着石油市场的供应能力。而由于石油分布和消费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影响石油的运输和价格,从而使得石油市场的供应能力和稳定受到石油供应结构的影响。③石油生产成本。当石油边际生产成本小于石油给生产者带来的边际效益时,石油生产者就会愿意生产石油。④石油资源的特殊属性。我国石油资源的总体稀缺性并且分布不平衡使少数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而多数地区却不够,同时石油是造成了不可再生性使得石油具有相对垄断性,具有垄断地位的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要求调整石油供给。

(四) 影响国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因素分析

影响国际石油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政治关系、突发政治经济事件、OPEC及IEA对市场的影响、石油储备变化和国际资本的短期流动、石油运输管道、国际汇率。①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会增加石油进口成本,减少进口国的进口量,进而使国际石油供给曲线向上移动;②突发政治经济事件往往会引起石油供给中断;③OPEC及IEA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OPEC和IEA为了自己的利益改变市场上的石油流通量;④释放石油储备则会增加石油供应量;⑤运输距离的长短不仅影响石油供给安全还会影响到石油价格,而运输线路的可靠性则直接决定着国际石油进口的可能性。⑥汇率对石油安全取决于汇率的种类。美元贬值,则油价上涨,就会影响石油进口和企业生产成本,不仅会使图1中的Sd向左上角移动还会使Si0上移。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商品的价格升高、阻碍经济发展降低需求水平的同时,会降低进口成本增加石油进口。人民币升值对石油供需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升值的幅度。

四、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对策分析

(一) 完善石油价格规制,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机制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种国内油价跟踪国际油价变化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这种定价机制使得价格功能弱化,价格构成和结构不合理,没有准确反映石油产品的供需状况,不具有刺激企业提高市场效率和优化、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价格波动风险。中国的原油进口金额在15年间增长了80倍,由1990年的4.2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340亿美元。比1990年多支付外汇近336亿美元。在石油安全极不乐观的情况下,就必须按照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完善原有的油价规制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机制。为此,首先要培育有效竞争的石油市场,其中包括放松市场准入、开放终端市场、建立和完善油品现货市场以及培育石油期货市场;其次完善油价规制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机制。

(二) 减少石油消费,抑制需求曲线右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使得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2002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在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量中,仅中国一国就占了32%左右。不断增大的消费量使石油供需缺口呈现逐年扩大趋势,根据国内外能源机构的中长期预测,到2010年缺口达到1.2亿吨,2020年达到2.3亿吨。为了减少石油消费总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实行节能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耗大体相当于日本的4.3倍、法国的4.03倍、德国的3.7倍、美国的2.4倍、韩国的 1.55 倍,这说明我们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节能战略主要包括:首先,加大科研投入,推进节能技术发展,实现石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其次,改变节能思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强调工业节能,对建筑、运输业的节能则很少涉及。据估计,未来10年,我国汽车将增加4倍,达到1亿辆,这些变化将直接带动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需求,这两个部门在当年新增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目前不到35%升至2020年的57%一75%,逐渐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节能重点,在继续注重工业节能的同时,加强交通、建筑等新耗油行业的节能。再次,贯彻《节能法》,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杜绝和抑制无效、低效消费的石油消费;最后,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设备,开发节油型产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2. 实行替代战略。在石油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应积极发展替代能源,鼓励开发、生产和使用替代石油燃料的运输工具。就当前实际而言,我国应大力发展煤炭液化、煤化油等替代技术。

3. 调整经济结构。在三大产业中,工业消耗的石油最多,农业次之,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最少。因此,当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发生改变时,石油需求量就会减少。清华大学王灿等人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占75%-85%。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减少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调整其经济结构。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1981年比1973年有大幅度的下降,英国和原西德下降了37.5%,日本下降了36.4%,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石油消费弹性系数也不断降低,逐步建立能源节约型经济结构和社会消费模式。这说明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我国石油供需缺口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也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4. 积极开发新能源。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占了99%的比例,而风能等新能源只占1%左右,而法国、日本都超过了30%。我国虽然化石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能源较低,而且化石能源的使用给环境和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压力,所以在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已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大力开发新能源有利于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目前可重点开发风力发电、生物能源和核能等新能源。

(三) 加大开源力度,实现供给曲线的右移

1. 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给。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石油供应必须要立足国内。而根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年初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总体上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估计石油总资源量有1100亿吨,其中石油可采资源量135亿吨。而目前陆上石油的平均探明程度约为2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近53万亿立方米,其中可采资源量为8.83万亿立方米,平均探明程度只有6%左右,远低于世界天然气的探明率。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勘探开发,保证国内石油基本供给。第一,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以站稳应对国际风云的脚跟;第二,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给予石油开发企业大力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石油勘探开发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第三,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石油勘探领域的竞争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参与。

2.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和油田开发现状,实行稳定东部,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稳产期;加快西部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增加新的储量和生产能力的发展战略。

3. 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形成我国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国家石油储备。我国石油储备应该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两种。国家储备主要是防止和减少因石油供应中断、油价大幅度异常波动等事件造成的影响,保证稳定供给。企业储备主要是稳定市场价格、平抑市场波动。

(四) 开拓国际石油市场,实现意外情况下的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1向正常情况下的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i0移动

1. 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总体竞争力弱于跨国石油公司的情况下,国家应该采取措施鼓励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在国际石油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2. 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我国不仅要和中东、美国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能源合作,还要积极发展和加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石油资源丰富、受欧美国家政治影响较小的国家的能源合作,充分发挥与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优势,确保各种政治变幻情况下能获得稳定的供应。

3. 实施“多元化”战略。在国际石油、政治形势多变的情况下,必须实施“多元化”战略减小风险。其一,进口地域的多元化。改变石油进口从以中东地区为主的格局,逐步扩大从非洲、拉美、中亚和俄罗斯等地的进口,分散进口风险。其二,石油消费来源及种类多元化。采取国内和国外生产相结合战略以加强中国石油产业;建立可调整的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比例以稳定国内油市;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提高上游企业石油开采生产率和扩大石化及相关产业部门生产规模,以增强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其三,运输多元化。我国目前的石油有90%以上是由马六甲海峡运输的,这种单一的运输方式使得我国国际石油运输面临着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为了降低国际石油运输中的风险,在确保海上运输路线安全的同时,要加快建设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当前应该在现有的中俄、中哈石油运输管道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运输路线,使我国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

4.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掌握石油价格定价权。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但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比重上却达不到0.1%。因此只有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波动,却没有与石油进口量相应的“价格发言权”,也就无法避免国际油价“高卖低买”的局面。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发展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制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参考文献:

[1]吴磊.中国石油安全第三产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成金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

[3]周大地,朱兴珊.中国石油供应形势和能源及安全战略[J].国际石油经济,2002,(2).

[4]贾金思.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J].银行家,2005,(9).

[5]高杰.中国石油价格规制问题研究[J].中国物价,2005,(11).

[6]何帆,覃东海.中国能源政策的国际战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11-14.

[7]贾文瑞等.21世纪中国能源、环境与石油工业发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5.

[9]杨波,袁开洪.中国石油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4,(5).

[10]吴巧生,王华,成金华.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1]Alberto cl?芽.石油经济与政策(中文版)[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2]张华林,刘刚.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2005,(5).

[13]马卫锋等.构建石油金融体系: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J].资源科学,2005,(11).

[14]周凤起.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5,(1).

[15]张宏民.石油金融化与中国石油经济安全的对策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6]姜振飞,姜恒.高油价阴影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5,(3).

① 该模型是根据Tom Tietenberg编著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P164)中提出的资源安全模型(P164)改进得来。

责任编辑刘凤刚

推荐访问:中国石油 经济学 战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