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早期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探析

时间:2022-10-23 0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v_5m߮{ۍ׏6n=>[tӟ4m>[tӟ:6m>[tӟiv^4ry计划[3-4]。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在AM800神经网络重建仪辅助下指导患者接受任务导向训练。选取上肢需要治疗的肌肉起始点,对其实施常规消毒,将3片电极片连接肌肉起始点,确定连接无误后,点击开始键,然后结合患者病情初步设定参数及自动模式。治疗开始后,结合仪器提示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上肢活动,如屈肘、抬肩等;在治疗期间,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合理设置电刺激强度及训练时间;治疗结束后,由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手指主动关节活动度、抓握物品等训练。在训练期间,可结合患者上肢功能状况,为其设定合适的参数,20 min/次,1次/d,每周训练5次,连续干预1个月[5-6]。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研究对比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手指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上肢功能评分:选择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其中上肢总分为66分,分值越高,即上肢功能活动度越好[5]。(2)手指功能评分:选择指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分,主要对患指的感觉功能、外观、屈伸、外展、日常活动等指标进行评定,其中80~100分为优,60~79分为良,40~59分为中,不足40分为差,评分越高,即手指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选择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7]。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指标对比,上肢功能评分、手指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57.24±2.61)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24±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80.69±3.2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24±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6.75±3.27)分,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22±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较多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伴有手功能障碍时,常表现为肌力下降、关节活动范围下降、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手部的抓握功能,给患者身心造成了较严重的伤害,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康复干预尤为必要[8-10]。

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干预、常规干预+辅助任务导向训练。研究发现,常规干预的训练较基础,改善效果较缓慢,患者的满意度不高,而辅助任务导向训练主要是指在Am800神经网络重建仪辅助下指导患者接受任务导向训练,选取上肢需要治疗的肌肉起始点,对其实施常规消毒,将三片电极片连接肌肉起始点,确定连接无误后,点击开始键,然后结合患者病情初步设定参数及自动模式,确保患者运动依从性,有助于保证康复训练效果[11-13]。因此,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十分可行,可显著增加训练效果,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57.24±2.61)分,手指功能评分(80.69±3.2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6.75±3.27)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24±2.49)、(72.24±2.32)、(78.22±2.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常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十分可行,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指功能及上肢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辅助任务导向训练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值得各医院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桢,姜荣荣,潘翠环,等.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手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338-344.

[2]陈创,唐朝正,王桂丽,等.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7,32(3):202-204.

[3]唐朝正,丁政,陳昌成,等.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控制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4):276-279.

[4]唐朝正,赵智勇,孙莉敏,等.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中作用的fMRI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5):495-499.

[5]陈创,唐朝正,王桂丽,等.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静息态fMRI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183-1188.

[6]侯红,王彤,范亚蓓,等.上肢智能反馈结合任务导向性活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3):191-193.

[7]庞文君,张雷,吴博,等.计算机手功能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37-1040.

[8]朱峰,吴坚刚,尤培建,等.机器手联合实物抓握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10):762-764.

[9]孙亚,金敏敏,李岩,等.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肩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1):806-810.

[10]李晓军,冯丽娜,余鹃,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362-363.

[11]张超,刘璇,侯增广,等.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2):1365-1370.

[12]何斌,张超,刘璇.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6):688-692.

[13]朱昌娥,余波,陈文华,等.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7):786-789.

推荐访问:探析 导向 康复 辅助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