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之“北”及其他

时间:2022-10-22 15: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北漂”这个词近年很火,热衷收罗新词的百度百科就给它立了一个条目,解释为“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

“北漂”这个词中,词素“北”的意思无疑是“北京”。一个字涵盖了一个词语的意思,最方便的解释是词语的缩略。典型的是地名的简称,比如“上海”简称“沪”,也有的简称源于全称中的一个字,“吉林”简称为“吉”。“北京”早就用“京”作为简称,听的“京剧”,说的“京腔”,品的“京味”,乘的“京九线”,牵的“京巴”……里头的“京”都指“北京”。这样的词多,毕竟“京”在古有“国都”的意思,在今特指“北京”,辞书里还名正言顺地立了一个义项,《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指我国首都北京”。“京”指“北京”,不论是外延还是内涵,“京”与“北京”最贴近。因此,和“北漂”表达的意思一样的还有一个词——“京漂”,不过从使用频率和认知程度来看,“京漂”赶不上“北漂”。

包含义为“北京”的词素“北”的词语还有一些,口语里称说大学的词语尤多,如嘴边的“北师大”,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北大”。这个意义的词素多出现专有名称特别是机构名里,比如“北广”“北医三院”。偶尔也有直接把“北京”简称为“北”的用例,像一对房价、收入、环保等进行比较就拿来说事儿的“北、上、广”。单从使用频率上看,“北”应该在辞书中立一个“北京”的义项,可是遍查词典,没有见到这样做的,推测是义为“北京”的词素分布范围狭窄,局限在专有名称特别是机构名里,组合能力有限。

和用词素“北”指“北京”相类而更为极端的,是源于外语的省称,如“美利坚”省称为“美”。在今天的时政类报纸上,哪怕是国人不熟悉、不知名的一个非洲小国,也常会用它国名的一个字代替其全称。这样的用法有传统,今天习焉不察的一个单音词,从来源上看未必就是一个字,如“佛塔”的“塔”原作“塔婆”。和“北”不一样的是,“北”指“北京”有其实词意义为依托,而“美”“英”这样的省称,几乎全是记音的音节,不好说它在全称中的意义。在辞书处理上,词典却赋予了记音音节一个义项,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法”“俄”等立了国名的释义。有意思的是,外国名可不限这里列举的几个,作为大国的“德”“印”就没有立一个国名的义项。是否确立义项,好像不完全依据所谓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因为“墨”立了一个义项指“墨西哥”,不过“菲律宾”的“菲”却没见到。编辞书讲究平行和周遍的原则,这样的处理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若是与国名的省称来比较,义为“北京”的词素“北”更有单设义项的必要。

用一个音节承担一个词语的意思,“北漂”之“北”不是个例,在今天的语言生活中层出不穷。“北青、文青、愤青”中的“青”指“青年”,“裸替”中的“替”指“替身”,“空乘”中的“乘”指“乘务员”,“咖色”中的“咖”指“咖啡”,“微博”中的“博”指“博客”,“微单”中的“单”指“单反相机”,“纸媒、传媒、媒治”中的“媒”指“媒体”,“地铁、高铁”中的“铁”指“铁路”,“流感”中的“感”指“感冒”……照刘叔新谈固定语缩略成新词的说法,只需保留“两个直接组成成分中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单音语素(或代表字),使它们连接起来,同时摒除所有其余的语素”,便得出了新词,新词中的那个词素,在使用与理解时代表了直接成分的意思。

与“北漂”相类的词语,表达形式新颖,能够更大地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在不影响意思表达和理解的前提下,这样的词语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相比一个字失于概括、三个字以上流于烦琐,截取两个字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周有光说,“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一个体现就是“把超过两个音节的减缩为双音节”。表达上标新立异的主观追求、语言经济原则和词汇发展的双音化倾向,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一定是以词语的自身特点为基础的。

选作承担整个词语意思的词素或字,应该满足这样一些要求。首先,截取之后的词语不能与已有现成词语在词形上一样。比如“裸体的替身”不能说成“裸身”,“裸身”和“裸体”义近,已是一个现成的词。其次,截取的词素或字要具有更广泛的线索有效性,对新形成词语的意义有凸显作用。比如“文艺青年”不能说成“文年”,“年”概括了“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老、中、青、少等阶段”,它提示不了“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这个“青年”词语的有效性线索。再次,截取之后的词语在结构上最好有现成词语作为参照,比如“咖色”有“绿色”作为参照,“媒治”有“法治”作为参照。最后,截取之后留下的词素中,单用时的谓词性词素往往具有指称性,体词性词素往往具有陈述性。比如“裸替”中的“替”常用作“代替”义的动词,不过在这里会被理解为“代替别人的人”,有了指称性。

按照杰弗里·利奇的说法,“新词语具有扩大概念体系的作用”。通过范畴化产生新词语,则符合人类对认知经济原则的要求。现代汉语既有的词的结构方式(刘叔新总结为质限格、态饰格等10类),为通过范畴化出现新词提供了可选途径,而相关词素的接邻与间隔共现,无疑为这种途径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形式准备。这样看来,“北漂”类词,是范畴化和范畴词汇化的结果。“北漂”类词经历的过程,在一些词中已经完成,比如“火烧”“水漂”。不同的是,“北漂”等词虽进了辞书,可“北”等的词素义还在等辞书给它们个着落。

推荐访问:及其他 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