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对商丘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时间:2022-10-22 14: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阐述了商丘地区小麦灌浆期出现干热风的类型、成因以及干热风天气持续的时间和日变化特征,分析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以为降低或避免干热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热风;小麦;影响;对策;河南商丘

中图分类号S16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0-0304-01

干热风又称为干旱风、热干风,是温暖季节出现的一种易导致小麦乳熟期秕粒受害的干而热的风,是北方小麦主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出现时,温度明显上升,湿度下降,常伴有一定的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足,致使小麦灌浆不足[1]。商丘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59.33万hm2以上,常年粮食产量在500万t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但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暴雨、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不利气候因素,小麦生育期尤以灌浆成熟时的干热风危害最大。

1选取资料

选用1967—2006年商丘地区气象资料,分析了干热风对小麦生育后期的影响,选取每年5月21日至6月5日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

2干热风特征

2.1干热风持续时间和日变化特征

商丘市干热风出现时段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段干热风发生频率为60%~80%;商丘市东部一带发生日数在3.0 d以上,属河南省干热风多发区,出现几率为10年8~9遇;其他地区基本处于为少发区,干热风发生几率为10年4遇;从重度干热风平均发生规律分析,商丘市发生日数较少,年平均不足1.0 d,发生几率为10年3~5遇。近几年来,干热风灾害呈现下降趋势。

2.2干热风类型

商丘市于春末夏初期间出现的干热风通常有2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一是高温低湿型,俗称干旱风或火风,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 d左右至蜡熟期,此时期若升温幅度大、湿度剧降、14:00风速≥3.0 m/s且持续时间较长时,高温干旱天气使小麦发生干尖、炸芒,植株枯黄,危害面积大,是商丘市干热风的主要类型,此类型的干热风占80%~90%;二是雨后热枯型,小麦成熟前10 d左右出现降雨过程,雨后猛晴、温度骤升、湿度突降,导致小麦成熟后腹沟深,表皮皱缩,籽粒明显缩小,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2.3干热风成因

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东亚大槽强度减弱,主体东移,但120°E附近遗留有小槽,中亚高脊继续维持,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形对西风气流有着摩擦作用,在高原东部的陕、晋、豫交界带的低空形成了一个反气旋环流,其在南、北两侧各有一锋区,对应地面常有2条锋带,一条位于北纬40°以北的内蒙古地区东北部,另一条位于华南地区,而黄淮海地区处在高空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中,低空和地面处在2条锋带之间的反气旋区内,天晴且气温高,空气干燥,有利于干热风天气的形成并加剧[2]。

2.3.1西北气流型。表现为欧亚上空为两槽一脊,其中东海岸为一深槽,华北和西伯利亚平原是一宽广高压脊,乌拉尔山维持低槽[3]。黄淮海受西北气流控制,同时上游有暖平流的输送,加之空气湿度小,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高空槽线过境后24~36 h即可出现干热风天气,一般持续3~4 d[3]。此类型成因的干热风发生几率为42%。

2.3.2高压脊型。表现在欧亚为一脊一槽,东海岸为一深槽,黄淮海至西伯利亚平原受西北气流控制,沿北纬35~40°有一小高压配合温度暖舌东移,在河套形成华北暖高压脊,形成干热风天气。

2.3.3高压后部型。高压后部产生干热风天气通常是由高压脊内部转至高压脊后部时产生的,空气湿度较低而气温偏高,即出现干热风天气[2-3]。随着脊后偏南气流时间的增长、强度的加大,空气湿度增加,云层形成,干热风天气结束。此类型成因的干热风持续时间短、强度弱,一般为1~2 d,出现几率占28%。

3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经调查分析,商丘地区小麦受干热风危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热害。高温破坏了小麦植株正常进行的光合作用,光合产物制造和积累减少;二是干害。出现高温低湿的不良天气条件,小麦植株蒸腾强度增大,田间耗水量增加,当根系吸水无法满足植物蒸腾时,就形成水分平衡失调现象,小麦呈现干尖或叶片萎蔫变黄等症状[4]。

4防御措施

4.1加强干热风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

根据对干热风现象的认识与分析,准确预防对干热风气象灾害发生日期和中期作出预报,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的危害。

4.2提高农业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农业技术,选育抗干热风能力强、抗热、抗病的优良小麦品种,调节播期,使灌浆成熟期避开当地干热风盛行阶段,科学栽培,及时灌溉,合理施肥,在灌浆初期加大麦田空气和土壤水分,减小植株蒸腾强度,增大根系吸水能力,从而改善小麦灌浆期农田小气候,加快小麦灌浆速度,有效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而获得高产[5-6]。

4.3加强农田林网、水利建设

大力营造防护林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干热风具有良好效益,并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完善灌溉条件。在干热风天气来临前,进行根外施肥,或对小麦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石油助长剂、草木灰等提早防御,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

5参考文献

[1] 王正旺,苗爱梅,李毓富,等.长治小麦干热风预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10(4):600-606.

[2] 时凤云,徐文国,吴建河,等.濮阳近40年干热风特征和成因分析及防御[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251-254.

[3] 袁学所,周礼清.安徽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评估流程[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97-198,91.

[4] 杨新海.奎屯河流域干热风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J].新疆农垦科技,2008,31(5):60-61.

[5] 张桂琴.沂源县干热风发生特点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0(2):89-90,102.

[6] 王钰.小麦干热风特征及其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79.

推荐访问:干热风 商丘 小麦 对策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