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丰县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2 1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小麦蚜虫是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也一直是危害丰县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摸清小麦蚜虫在该县的发生种类、为害习性、发生程度、发生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影响因素;防治措施;江苏丰县;2010年

中图分类号S435.1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160-01

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品种较多,为害丰县小麦的蚜虫通常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蚜。201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4.19万hm2,全部被蚜虫危害,实际损失产量为1 825 t,防治面积10.67万hm2,挽回产量23 445 t,发生程度为5级。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2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期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针对丰县蚜虫发生特点,结合该县生产情况,提出了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对策[1]。

1发生特点

(1)发生期晚。3月29日大田普查,个别田块偶见蚜虫,田间虫量极少。发生期大大晚于常年(常年丰县蚜虫始见期在3月上旬)。

(2)前期虫口密度上升慢,发生程度轻。小麦拔节期3月29日普查见虫后,直至小麦孕穗期,田间虫量才略有上升,4月23日大田普查,蚜田率为62.3%,平均蚜株率5.1%,蚜量11.3头/百株。田间虫量大大轻于2010年同期(2009年4月20日普查,蚜田率、平均蚜株率、蚜量分别为87.5%、26.8%和231头/百株)。5月4日普查,蚜田率为100%,平均蚜株率12.1%,蚜量26头/百株(2009年普遍用药防治后同期蚜田率、平均蚜株率、蚜量分别为100%、40.3%和196头/百株)[2]。

(3)后期繁殖速度明显加快,发生量大。小麦扬花期5月10日进行普查,平均蚜穗率35.8%,蚜量206头/百穗,田间蚜虫繁殖速度明显加快。5月20日后田间蚜量突然上升,集中上穗,5月23—24日普查,平均蚜穗率45.6%,蚜量354.7头/百穗,其中前期防治较差的田块,蚜量达3 000头/百穗以上。

(4)越冬寄主种植面积大,迁入蚜量增大。丰县果树面积大,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不仅麦田现有蚜虫繁殖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且从4月下旬后大量黍蚜从越冬寄主果树上迁入麦田为害,穗蚜呈偏重发生。

(5)危害重。尽管整个冬季温度偏低,入春后气温回升缓慢,降雨偏少,但穗蚜仍是大发生年份。5月20日后多数农户集中防治,有的甚至连续用药2~3遍,但5—6月小麦乳熟期普查,田间仍然随处可见一片片发黑的麦株,造成了失为1 825 t。

2影响因素

不利因素:一是冬季气温偏低,对蚜虫的越冬较为不利,导致冬后虫源基数低。二是入春后气温回升慢,蚜虫出蛰期推迟,致使发生期偏晚。有利因素:一是越冬寄主果树面积大,小麦抽穗后大量蚜虫迁至小麦危害。二是蚜虫自身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三是由于小麦生育期推迟,5月3—7日第1次用药时田间蚜虫多数未上穗,加之小麦前期各种病虫发生均较轻,田间用药少,蚜虫处在相对较安全的状态,导致后期温湿度适宜时蚜量突然上升,防治困难。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做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在麦蚜盛发期,及时深入田间调查,获取可靠的调查数据,以便准确预测小麦蚜虫的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选用抗虫品种,适时集中播种,冬麦适当晚播,合理施肥浇水。清除田边杂草寄主,压低早期危害基数;增施有机肥,促进麦株生长健壮,增加抗蚜能力;穗期充分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天敌的控蚜作用[3]。做好宣传发动,加强技术指导。利用电视、广播、科技入户等形式,做好宣传,提高广大农户对病虫危害性的认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加强督促指导工作。

3.2药剂防治

防治苗期蚜虫,压低田间蚜虫基数,3月底至4月初可结合麦蜘蛛防治进行。重视小麦扬花前蚜虫的防治,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前,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期。在小麦扬花前田间蚜虫发生初期,发现中心株时,及时施药防治,选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品种,对足水量对准中心株喷药,以确保不漏喷。加强小麦穂期蚜虫的防治[4]。在小麦扬花至灌浆初期,有蚜穗率5%~10%时需用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25%辛氰乳油600 mL/hm2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等。喷雾时一定要用足水量,手动喷雾用水量不少于750 kg/hm2,弥雾机不少于300 kg/hm2,上下喷雾要均匀,避免漏喷,以确保防治效果。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安全用药,防止中毒事件发生。

4参考文献

[1]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等.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2):60-70.

[2] 王美芳,杨会民,刘进前,等.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及蚜虫对小麦产量的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4):16-20.

[3] 李丽.大豆蚜虫的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9.

[4] 张汝美.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81-82.

推荐访问:丰县 蚜虫 小麦 防治措施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