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凝聚力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20 14:5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高校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以校园和谐为基础,离开了这一重要基础,其他则无从谈起。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在于文化力的提升,它是支撑高校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的文化力可以概括为学术力与凝聚力两个方面。从高校内部来说,学术力是支撑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凝聚力则是保证高校学术力不断提升,凝心聚力,支撑自身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点。

[关键词] 凝聚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31-07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寻求高校可持续发展内在的推动力,其关键点就是学术力和凝聚力。学术力是高校文化动力的核心,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凝聚力是文化动力的支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二者不可或缺,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学术力和凝聚力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不断提升的学术力,但同时还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是高校能够不断发展的另一必备要素,是校园文化和谐的核心,也是学术力发挥根本性作用的支点和基础。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大学的发展,除了具备外在的物化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内在的精神条件,这种精神条件就是大学文化,它更能协调大学里的组织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至关重要。而大学凝聚力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决定校园能否和谐的核心因素。努力建设和谐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活力是要以和谐为前提的,而从一个组织内部来说,和谐的最关键点就是人这一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凝聚力所呈现的聚合程度。高校要谋求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始终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而和谐校园建设从自身内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内部成员的凝聚力,为自身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必须不断增强自身凝 聚力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也不可能保持始终如一的状态,因而,凝聚力需要不断的整合、培植才能发挥其聚合的凝聚作用,才能使其始终向积极的方面——向心力转化。因此,高校又好又快发展是通过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来支撑的,而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就是全体人员合作与努力的态度和程度,其实质就是全体教职工所呈现出来的凝聚力状态,因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着眼点就是要不断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1.1 增强凝聚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一直都有推崇“和谐”的理念和论述,直至将“和谐”奉为处世为人、修身立德,乃至兴邦济世、治国安民的最高准则与境界。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不可能将和谐作为一种“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属性来认识,更不可能将其转化为自觉的政治实践,变理想为现实。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并在十七大党章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原则。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将和谐上升为对政治制度本质的认识,并作为政治实践的根本目的与核心价值。这一理论的提出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以共同思想基础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建设“精神家园”,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从党和国家的层面看,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根本和核心,就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就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文明精神;就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就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具体到高校层面,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也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先导,坚持以人为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高校只有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才能使内部方方面面产生和谐,只有内部全面的和谐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1.2 增强凝聚力是高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解决新 矛盾、新问题的有力抓手

今天的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排头兵,成为社会发展强大的发动机和思想的发源地。高校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履行好这种职责与使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形象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教职工,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和谐、有序、快速发展中来。当前,伴随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少数人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倾向,如受社会多样化、多元性的影响,一些师生在观念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表现出理想和信念的茫然,甚至还有个别的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趋利忘义、自私自利,出现了道德观、价值观扭曲的倾向,表现为学术造假、追求名利、道德腐败等现象频频发生;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各部门人员收入差距的拉大以及各种竞争压力的加剧在给高校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矛盾和焦点。这些不和谐因素不及时解决、化解,都会成为高校发展的“离心力”。因此,高校必须通过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能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1.3 增强凝聚力是高校构建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的体制机制的要求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对这个系统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来激发和约束全体师生的行为规范,不仅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各自的潜能、人尽其才,而且要使个人的行动符合学校和谐发展大目标的要求。高校的人员构成有其自身特点,每个高校又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因而,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组织机构特性来着手体制机制的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借鉴现代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坚持以人为本,从研究人的行为及其规律出发,注重加强组织内部各层面、各层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高度重视人的各种层次需要,更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荣誉感、成就感,营造有利于凝心聚力的体制机制、环境氛围,使激励措施成为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不断激发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而且,当前要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积极推进大学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大学制度担负起对大学内外各种相关力量进行治理、筹划、规范和协调的重任,以体制机制来保障依法治校、人才强校、特色立校和开放办学的实施,以制度建设来保障高校自身的知识传承、知识生产以及知识转化能够有序、稳定地进行。现代大学制度使当代大学人在从事知识传承、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要受到相应的规范和制约,但这种规范和制约根本不同于法律制度的惩戒性,它更着重于对其保障、激励和指导的功能;这种规范和制约绝不仅仅是压制性的,更应该是积极性、引导性的,是以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旨归的,是大学办学活动有序、稳定进行的基本保障力量,最终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学术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淡化行政色彩,大胆进行去行政化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探索教授治学、学术立校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各层次学术组织、学术团体作用的发挥营造出和谐、向上的环境和氛围。高校建立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体制机制的过程是凝聚力不断聚集的过程,凝聚力的不断聚合也是高校和谐校园体制机制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2 人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因素,而 提升凝聚力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最佳 切入点

校园和谐不仅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师生的和谐、教职工的和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还包括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必须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而师生员工之间和谐与否的关键点在于凝聚力聚合的程度,因而,以凝聚力为切入点,使师生之间、教职工之间、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断产生聚合的效应,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点。

2.1 和谐校园建设要把握凝聚力的内在规律性和 高校人群特点

凝聚力是指组织内部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是群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士气状态。它产生于组织内部,具有内生性的特征,但其外在表现为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凝聚力的产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如果没有群体成员自觉自愿执行群体任务这种自觉性的形成,则群体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形成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就会很困难,只有在自觉性基础上产生的凝聚力才更为牢固。高校凝聚力实质上就是全体教职员工对高校自身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体程度。与其他社会群体比较而言,高校教职工这一群体由于自身受文化背景、组织形式和结构等多方面影响的不同,在凝聚力的表现上也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群体其盲从性、功利性、随意性就会显得更少,理性分析、缜密思考和不盲从、不轻易随大流是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而整体表现在认知上更为理性化;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内心世界里自然而然存在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追求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的强烈意识,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社会良知的角色,而整体在思想认识上表现的更为民主化。

2.2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当以不断增强凝聚力作 为促进各要素和谐、顺畅的主基调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位一体的整体效应,而这种整体效应其实质是作为校园主体的各层面“人”所呈现的状态的总和。个人与学校的关系是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当学校稳定有序地发挥作用时,学校就在它和个人的相互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个人在学校中作用的性质和范围,协调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的关系;当学校结构和机能有所变化时,个人的作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也随之改变。同时,个人也可以影响学校。个人是否选择参加或服从学校,在于动机,即以自己的目标、愿望和推动力为依据;个人对学校的整体特性和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内部是否和谐、有序,这种和谐、有序又取决于内部成员个体的素质和态度,即凝聚力呈现的状态。高校的发展就是要使校园建设中的诸要素协调一致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学校各要素和各项工作稳定、协调、和谐的发展,而这其中关键是做好起主导和决定因素的“人”的工作,即抓住凝心聚力这个根本点,一方面用物质的手段来激励人,为教职工提供较高的待遇、职位等各种客观刺激,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学校和谐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文化建设来影响教职工的主观态度,包括建立核心的价值观,培养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使教职工懂得学校的持续发展既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所在,也可以给每个人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拓展个人发展的空间,从而提高全体成员对学校的忠诚度和依赖感。

2.3 凝聚力不断提升是高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完 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所要追求和达到的目标。而高校要完成好这一目标任务,使自身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教职工是关键。高校要抓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目标不放松,就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路径不偏离,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起全校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力量,使全体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上形成合力。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凝聚全体教职工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过程。只有抓住不断提升教职工凝聚力这个主线,使全体教职工愿意干事、愿意干好事,形成有利于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使教职工不断焕发出向心力、凝聚力,才能使高校自身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始终保持科学发展的态势,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推动力。

3 将凝聚力的提升转化为高校和谐校园建 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就是管理者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矛盾,使这些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使全校上上下下、各个层面、各种利益关系平衡发展,维持并呈现出高效率运转的状态,是凝聚力充分显现并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因而,把握凝聚力这一主线,认真研究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及其表现形态,是做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就高校内部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凝聚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即利益凝聚、体制机制凝聚、文化凝聚。最低层面的是利益凝聚形态,是内部全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附的一种状态,而影响凝聚力的利益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住房条件、生活福利等方面。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高校知识分子也有利益追求的欲望。而且在当今社会转型、高校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密不可分的情况之下,高校知识分子追求利益的欲望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趋势。这种诉求反映在对学校的凝聚力上,一般表现为利益越大凝聚力就会越强,利益越小凝聚力就会降低。中间层面是体制机制凝聚形态,是由于团体组织内部活力对成员的吸引所形成的一种状态。体制机制相对于利益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却在某种意义上给人们展现未来,而影响凝聚力的体制机制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绩效评价、奖惩激励、教育培训、领导魅力等。一个组织有先进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增强;相反,凝聚力和向心力则会削弱和降低。最高层面是文化凝聚形态,是团体成员由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理想目标所形成的相互吸引、相互关联的一种状态,而影响高校凝聚力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历史与传统、知名度与影响力、理念与风气、校友的影响、人际关系等。这三种状态中,利益凝聚是最不稳定的状态,而文化凝聚最具稳定性,机制凝聚介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稳定性。凝聚力这三种状态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相互转化。利益的满足可以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人们的干劲并促进事业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增强和谐向上的力量;同样,良好的文化氛围、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可以保证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并使全体成员受益,形成凝聚力建设的良性循环。

3.1 树立共同理想,传递崇高价值,用和谐校园 建设的目标凝聚人心

1)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也是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力量源泉和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基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同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共同理想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使全体师生员工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结合,同国家民族命运和学校长远发展相结合,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还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日常工作做起,从小事和点滴做起,以达到“积跬步而行千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始终;同时,以学校的发展目标激励人,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千斤重担众人挑,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通过树立共同理想和信念才能把全体师生员工团结起来,而只有使人们确实将这些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转化成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强化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传递崇高价值。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先导,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在学校和个人理想、信念一致的基础上,高校还应自始至终向师生传递崇高价值,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学校办学思想、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决定一个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将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校园文化的传承与涵养关乎高校能否完成好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高校共同的使命、宗旨和价值体系的认同,才能使师生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向着一个目标迈进。

3)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远景目标必须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用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凝聚人心。目标是一个学校内部成员产生凝聚力的关键。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如果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全体师生就无法形成一致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就无法产生凝聚力;而仅有目标,但方向不统一或目标不一致,也无法形成凝聚力。要想达到目标的一致性,就要求目标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理想,是一种自发的内生性要求,才能转变为一种自觉性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要使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相一致。因而,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要保持学校持续和谐的目标与个人和谐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坚定人们的信心,促使全体师生为实现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而做出贡献。这就要求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必须得到师生的认同,是个体目标基础上而升华和提炼出的共同愿望、共同追求。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这种目标才是可行的,也才能激发出协调一致的凝聚力。要增强凝聚力,关键是真正使制定和谐校园建设规划和目标的过程成为统一广大师生思想认识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谋发展、营造和谐的过程,使人们认识到学校最终的发展目标落脚点就是要惠及每一个学校成员,是全体师生共同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关心和投身其中、努力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大氛围,迸发出无尽的活力,聚集起强大的力量。

3.2 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和谐 校园建设的任务提升个人价值

1)广大师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高校要谋求和谐发展,就要坚持以人才为本,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针对高校的群体特点,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基点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校园的基本价值选择,一切制度的架构都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人文成长”。人性化的标志是体现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使规章制度成为教学创新和学术研究自由的有效保障。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是否有利于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和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评价标准是师生满意不满意,能不能办成事、办好事,能不能尊重教师、善待学生,能不能直面问题、排忧解难。同时,高校还要在内部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一方面要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增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信心;另一方面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校外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大力营造有利于和谐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为广大师生员工干事创业提供可靠有力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智力支持,最终达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人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成就感、自豪感得到满足,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形成集体和个人事业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2)关注师生的个人成长,和谐校园建设要在高校内部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和人尽其才的环境。高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地,人们对于得到尊重和理解更为看重,“士为知己者死”的意识较一般群体更为强烈,要求公正公平、赏罚分明的愿望更突出,更在意个人价值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要创造一个尊重人、理解人的氛围,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人文环境,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好人才作用的机制,这是凝聚人才的保证。一方面,要注意及时化解部分教职工的“离心”现象,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投身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另一方面,要增强学校凝聚力,就要以尊重人为基础,以凝聚人为目的,重点是建立健全“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的工作制度、权益享受机制和凝聚机制。在人才的引进上,求才若渴,要有“千金买马骨”的气魄和胸怀,更要有取人之长、容人之短的度量,不是简单的引进或对调出人才的“卡住”。尤其是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要允许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使用人才的方式方法,留住人更要留住心,给旁观者和人才引进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而且,要充分认识现有人才的价值,要爱护人才的各种特长,以发展的眼光看人,善于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不拘一格用人才,善于用人所长,更要不拘一格“悦”人才,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创造成才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在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好任务的同时,还能使个人价值在学校的发展中得到充分展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从自发逐步走向自觉,才能真正做到“能人尽其力,常人尽其责”。

3.3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让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 成果惠及师生,营造和谐有活力的校园文化

1)“群众利益无小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要以师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人民群众之所以爱党,说到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忠实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之所以爱国,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体现出的凝聚力的表现。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也必须将学校的利益和广大师生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将所从事或准备要做的一切工作都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的合理诉求,注重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合理需求,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切实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只有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关心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关心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注重及时满足个体的合理需求,才能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才能营造宽松和谐、关心关爱、政通人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与氛围,才能形成凝心聚力、1+1>2的强大力量,才能逐步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远景目标。

2)广大师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也理应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受益者,要让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果惠及师生。党的群众路线告诫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都要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目的论,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得更全面、更具体,更富于时代特征,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高校谋划发展必须以师生利益为出发点,让学校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员工。因此,高校在构建和谐的进程中,从内部来说,必须要在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激情得以抒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每一位师生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更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师生。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才能调动和激发出师生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高洪源.学校战略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4]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M].第二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8]袁魁昌.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2):52-55.

[9]沈建红.组织凝聚力的三维形态与高校党建的着力点[J].浙江学刊,2008,(3):196-198.

[10]李大伟.高校教师凝聚力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69-72.

[11]周立梅.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契合[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22-24.

[12]王洪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N].文汇报,2007-12-27(15).

[13]王晓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及其策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79-80.

[14]严冰,历帅.新时期高校爱心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教学研究,2013,(2):20-23.

推荐访问:凝聚力 和谐 高校 校园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