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会论文

时间:2022-05-28 13: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两会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两会论文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4篇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篇1

关于两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低碳经济“的认识

姓名:吴博林

班级:10国贸3班

学号:110333070335

摘要:2012年的两会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有许多热点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其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低碳经济”的认识已经越来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关键词:两会 大学生就业 低碳经济

2008年7月,全球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地袭向了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企业人才需求下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加上近几年剩余的未就业大学生人数,今年大约有1000万大学生要就业和再就业,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率被认为是体现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让市场供需平衡是摆在院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是企业最常用、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更是雪上加霜。但其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更多地是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因于金融危机,这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凸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的同时,还应该冷静地思考、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寻求可持续性的治本之策。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方面,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如行业限制、区域限制等。在大学生求职和择业时,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导致部分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双方相互了解对方信息,毕业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人数;
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求结构失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大学就业服务工作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还有错误的用人观念,片面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几年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中介服务不到位、不规范、不健全,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识面过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错误的就业观念,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大公司,片面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社会福利。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总之,导致就业难的问题有很多,有待去解决。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 o“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 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 计算 ,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难于令人满意,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以2006年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首先,中国是一个极具影响的发展中大国。而发展低碳经济是抵御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挑战的积极措施。中国有责任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出贡献。

其次,中国能源相对贫乏,煤炭在能源中比例过高的国情也使我们必须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否则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和不可持续的。

第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按常规发展是不可能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赶超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必须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锐利:关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坤民,《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05

谢军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冯之浚,《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光明日报,2009.04.2

中科院,《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03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篇2


2022年两会热点学习素材三


2022年两会热点学习素材三
关键词热点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022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假设干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等文件。这对于实现国土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正确处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区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是协调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根底性工作。
1、“三区三线〞规划立足全要素保护
“三区〞是指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其中,城镇空间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局部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农业空间指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当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根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效劳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根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三区〞突出主导功能划分,“三线〞侧重边界的刚性管控,新的“三区三线〞规划要效劳于全域全类型用途管控,管制核心要由耕地资源单要素保护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转变。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根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可见,科学划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合理界定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表达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美丽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根底。
2、“三区三线〞划定存在突出问题
自然保护地划定不合理的现象突出,是当前“三区三线〞中生态空间划定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人多地少,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往往同时也是有人居住的区域。过去,在划定自然保护区范围和边界时,往往具有抢救式保护的特征,根底工作有时不够细致,甚至有贪大求全的倾向,一些在地图上被划定的自然保护地实际上并不符合当地实际,耕地、厂矿、村庄甚至城镇等生产生活空间都被划入其中,导致保护管理出现困难,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这一问题越发凸显。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也是当前“三区三线〞划定面临的突出问题。保护优美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城镇乡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开展必不可少的活动。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为经济社会开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的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比拟突出。一




自然保护地是最重要的生态空间之一。清理标准、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交叉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在12个省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空间布局规划等根底性工作也在开展。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保护与开展的矛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叉重叠,原有自然保护地遗留问题多等。笔者认为,合理界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就要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按“多规合一〞的思路,摸清自然保护地底数,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组织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规划,明确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开展目标与空间布局。一方面,通过整合归并和调整优化,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做好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
另一方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分类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新自然资源使用制度,探索全民共享机制,建立监测体系,加强评估考核,严格执法监督。
我国有10余万座矿山,矿山小而分散,进一步放大了矿产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近年来,主体功能区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各类保护区的设立,对优化矿业空间布局发挥了重大作用。笔者建议,科学规划“三区三线〞,也要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关系——近期必须开发的,生态保护红线可以考虑给予合理避让;
远期开发的,可以考虑划入保护红线,实施绿色勘查,待有条件时再开发利用。同时,在空间上实行错位开展,地表主

要保护生态,地下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从当前我国矿业科技开展水平看,矿产开发向深处延伸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应当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向深部开发。国家层面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由国家制定开发规划,省级层面的由省级政府制定开发规划,一般性矿产资源那么由市县级政府制定开发规划,并依法严格执行规划。
关键词热点生态设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生态设计。生态设计首先是生态空间设计,要创新工具优化空间功能;
生态设计关键是生态产业设计,需要由产品设计到产业布局再到标准设计,打通通道促进生态经济繁荣;
生态设计以人为中心,最终要以人为中心构建美好家园。
生态空间设计:创新工具优化空间功能
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创作与创意活动,是关注持续开展、注重绿色转型、显现生态效益的活动。生态设计必须基于主体功能区空间区分进行: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田、河、湖、林、湿地系统,促进系统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体系发挥作用。在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设计中做好用地管控、产业管控、交通管控、环保管控。用地管控加强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引导;
产业管控严禁生态红线内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产业活动;
交通管控注重水陆生态廊道建设中各种污染源对生态的破坏;
环境管控注重减压能耗高、污染大的工程。在优化开发区域,压缩粗放开展方式、建设方式空间,为新经济、新业态腾出空间、地盘。在重点开发区,要大力促进与生态保护融合度高的产业,合理扩大生

态保护范围,保证生态国土面积只增不减,工业开展要注重生态技术推广、注重生态环境优化。
为此,生态设计要在创新工具细化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空间功能上下功夫。建设生态功能区要依靠绿色经济工程、绿色建设工程来推动。生态空间设计要基于企业、工程绿色识别,为生态空间设计、布局提供新工具。比方,浙江湖州率先建立了我国首个绿色企业和工程认定体系,“非绿〞之外将绿色企业、绿色工程分为“深绿〞“中绿〞“浅绿〞3个等级。借鉴这种识别体系,生态设计要注重区域主体功能与绿色企业、工程的匹配: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匹配“深绿〞企业及工程;
重点开发区域,倒逼非绿工程、企业退出,根据环境容量促进绿色理念与各项建设的融合。限制开发区域,力求形成“深绿〞“中绿〞“浅绿〞梯度分布的合理布局,控制“浅绿〞工程。优化开发区域,要促进“浅绿〞向“中绿〞、“中绿〞向“深绿〞转型,在“增绿〞中促进功能空间的绿色转型。
生态产业设计:多维设计繁荣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设计重在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需要由产品设计到产业布局再到标准设计,打通转化通道促进生态经济的繁荣。
注重业内产品生态设计。一方面,注重生态产品设计全覆盖。在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效劳产品设计上,为了实现绿色生态的目标,在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对产品进行全覆盖设计,谋求低消耗可循环、强化生态功能、引领绿色时尚、实现

高性价比,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大产品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注重生态产品设计多途径。要制定促进功能区改良的生态设计方案,设立各区域优先开展生态产品的目录指南,形成重点生态产品培育方向;
要根据各自重点生态产品设计需求,以乡镇为单元组织设计人才组建设计工作室,为生态设计提供支撑;
要注重区域生态产品设计研究,组建生态设计联盟,组织力量进行设计研究、设计交流、设计培训,提高生态产品设计水平。
注重产业布局生态设计。第一,注重生态农业设计。把立体种养模式与农场规模经营同步推进开展生态农业,以立体种养模式等作为生态农业设计推进开展的样本。第二,注重加工生态设计。注重涉农加工业的开展,如推进脱水蔬菜产业的开展。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循环利用,减量化排放废弃物。第三,注重生态旅游设计。注重以美丽乡村助推旅游业开展,在风貌设计上注重保持乡村的“肌理〞,在文化展示上注重留住农村的“风情〞,在功能布局上注重表达各自的“底色〞。第四,注重一产接二连三。探索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开展,注重“互联网+〞、注重“文化+〞,在融合中显现生态价值。
注重产业标准生态设计。第一,各类功能区的核心产品、核心企业、核心产业、核心园区、核心景区,生态设计标准注重选择应用国际标准,如ISO14000系列标准。特别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鼓励市场主体应用国际标准。第二,各类功能区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从开发设计到生产、从供给链到客户端,从现场与客户两端双

向驱动,全程推进产品质量管理达标。第三,各类功能区在缺乏标准的领域,应制定地方标准,如以循环经济设计理念设计相关产品循环使用的标准,便于材料变废为宝、产品“死后重生〞。
生态村镇设计:以人为中心构建美好家园
生态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最终要以宜居的村镇建设,为人们美好生活找到寄寓之所。生态村镇设计要表达人的需求、设计创新、设计特色。
满足人的需求,解决为谁设计问题。生态村镇设计必须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生态经济生产、生活更有价值。当前,生态村镇设计需要具有更广的视野,不仅要满足本地人的美好生活向往,还要满足更大范围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吸引更多外部人到此创新创业、到此观光休闲。生态村镇设计如民居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习性,还要能够给予旅游者习性、外部人需求以充分考虑,在生态设计中优化生态、集聚人气、开展经济。
兼容设计手法,科学选择设计方法。设计的本质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社会、文化、技术之间的关系,使村镇骨架清晰、经脉畅通、形象鲜明、文赋神韵。要注重自然主义的风格,尊重自然格局,恪守乡土传统,建设修旧如旧,拒绝同质化,注重异质性。要注重建构主义的手法,引进现代风格,注重整体重建,注重模仿、追求时尚。生态村镇设计要采用兼容主义手法,尽量保存原有的村镇“肌理〞,同时也给村镇注入时代元素,从而构建起生态村镇的新优势。


聚焦设计重点,特色设计彰显价值。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优先开展特色小镇、田园乡村,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特色小镇、田园乡村建设要聚焦特色资源开发,通过生态设计显现生态经济效益。生态设计,第一步,要注重概念设计巧构架,将特色小镇、田园乡村作为复合的生态系统,让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因素紧密联系,让建筑群落与水系陆路有机融合。第二步,要注重功能设计妙安排,考虑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以及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响应和反响,把握好人在环境中的体验。第三步,要注重装饰设计大手笔,融入人文、艺术因素,把村镇布局做得精、巧、美,最终构建美好生活新家园。
关键词热点构建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新秩序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根本大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城市作为一种比拟先进的集居形式,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造福人类。但是,随着城市居留人口的增多,也使城市产生了许多诸如环境污染、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等问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病〞。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坚持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为增进民生福祉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
树立市民的城市生态平安意识。城市生态平安是指城市生态环境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开展需要的状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平安,就是要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保持土地、水源、大气、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物种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

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协调,有利于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国家的情况说明,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和建设是环境得以维护和改善的根本社会条件。而我们有些地方在发动广阔民众直接参与保护环境方面做得不够。因此,要改善生态环境,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唤醒市民的生态平安意识,树立生态平安观念。并把力量主要用在帮助公民大量直接地参与环境保护上,用在启发、教育公民的环境意识,改变那种视环境为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狭隘功利观念上,用在帮助公民保卫自身的环境权益上,让生态平安意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组成局部。
建立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制度。抽象地赞成生态文明是很容易的,而提供有效的鼓励和建立有效的控制却困难得多。如果人们都不愿付出代价,那具有生态文明取向的理念就会是软弱的,或沦为某些投机者的秀词。长期的经济落后使人们特别是政府容易注意经济的增长,这不是坏事,但在制定政策、法规、方案时,有的却将生态环境要素分开,实行先开展后治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生态文明进入政府的决策,建立环境与开展的综合决策制度。应尽快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及时催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的各项工作;
建立重大综合决策听证制度,让社会群众参与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
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重大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工业开展的生态选择原那么。工业的生态选择原那么,就是在工业开展的选择中,不把工业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开展的绝对指标来衡量和追求,而是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根本准那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自然生态都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在工业增长和生态保护的权衡中,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不能单纯根据眼前利益选择工业增长。因为有些生态破坏了,是难以恢复过来的。在现有企业中,要把推行清洁生产与推广国际标准组织的环境管理制度〔EMS〕以及联合国?巴黎协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治理向调整结构和合理布局转变。
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城市垃圾总量已占全球垃圾总量的90%以上,成为当今一大世界性的“公害〞。及时清运和处理城市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位名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此话不假。世界各国纷纷开发垃圾资源化技术,通过回收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我国一些城市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我们要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最终目标,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利用制度,制定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加强适用技术的开发和综合示范,并按照技术创新的原那么,从垃圾的分类收集到资源化利用进行系统集成,形成“生产—消费—废物—利用〞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保护利用好城市山水。城市山水是城市生态环境最优势的自然资源。我国的城市大多都有山有水,不少的还依山傍水,有的城市还因山水而名声远播,如桂林市、张家界市、黄山市等。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云:有山无水不灵,有水无山不壮。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山水相连,山、水、城一体,天灵地杰均占尽,不愧为现代都市桃花源。但是,有的城市有了山水而不知珍惜,在那里挖山填水,结果山给毁了,水给毁了。有的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的水中,使其变得臭熏熏的,让人不敢亲近。一个城市没了山水,或者有山水而不能亲近,那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生态兴,那么城市兴;
生态衰,那么城市衰。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把城市的森林、河流、湿地等自然资源和景观与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历史元素、文化特征等乡愁记忆的现代生态城市。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篇3

2022最新两会热点(rè diǎn 怎么看:重大(zhòngdà构造性失衡
新常态从2022年首次提出后,就迅速蹿红,新常态是什么,经济增速换挡、经济构造方式(fāngshì转变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个123来,然而新常态将会是一个很长的时期,那当前我们所处的新常态最为突出的特征终究是什么呢? 这次的会议给出了明确答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zhòngdà构造性失衡〞。注意“重大〞两个字,这意味着高层认为如今经济中的构造性失衡问题已经到了必改不可的地步了。
怎么(zěn me想:稳中求进
既然现如今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供给侧,那么必然要从供给侧入手。

对于供给侧构造性改革,高层显然有了更深化的认识:最终目的——满足需求;主攻方向——进步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深化改革。
2022年,毫无疑问将是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然而鉴于2022年也将是外围黑天鹅层出不穷的一年,“稳〞的重要性再度提升,“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展〞,在这一大前提下,明年的整个政策环境脉络明晰——
财政政策,目的、途径更为明确,将主要用于供给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以及民生兜底。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压力凸显,财政入不敷出迹象显现,当然要提早做好预算,将钱花在刀刃上;
货币政策,继续稳健,尤其要注意的是将更加注重构造性的平衡,MLF、逆回购操作等将是常态,继续总量放水几无可能,而且将更加注意货币传导渠道和机制的完善; 相比去年“完善汇率形成机制〞8个字,今年明确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程度上的根本稳定〞,这是否意味着高层对于当前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已然不满。
虽然多位政府官员、智囊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根底,然而在强势美元的比照下,人民币汇率一路向下态势不改,破“7〞似乎仅在眼前。虽然从传统分析框架而言,确实是“人无贬基〞,然而市场情绪显然不这么看,作为一国金融主权的汇率,靠打嘴仗显然是不行的,高层定调之后,相信央行会有所行动; 相比“防风险〞三字,“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其实也再度凸显了工作总基调的“稳〞。让人触目惊心的那场股灾,就是由于心急所导致,经过1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资本市场仍然脆弱不堪,政府已然汲取教训,走得快不如走的稳,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尤其急不得; 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稳定企业家信心〞,这是首次提及。2022年是波澜起伏的一年,民间投资的断崖式甚至负增长是当时尤为聚焦眼球的大事,虽然经过半年的整顿支持,民间投资增速开场缓慢上升,然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最重要(zhòngyào的一环,尤其是在整个经济换挡减速之下,继续更大程度的激活民间资本是应然也是必然。尤其是“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损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这样的表述,党的胸怀尽显无疑,2107年,料想将是民资再度起航的新起点。
怎么干:供给(gōngjǐ侧改革

2022年是继续(jìxù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一年,2022年供给侧改革在稳之下仍是重中之重。
去产能,经过一年的理论,积累了一定的经历,煤炭、钢铁的去产能,是“继续推动〞“严格执行〞“防止〞,2022年,煤炭、钢铁去产能的继续深化(shēnrù板上钉钉; 去库存,主要还是房地产。在对于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政府层面思路更为明晰,“进步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根底设施的互联互通,进步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效劳程度〞,在房地产政策收紧,稳增长压力凸显,三四线城市的基建建立既可以缓解一二线城市楼市疯涨的压力,又能为稳增长奉献力量。对于明年楼市终究如何走,政府也给出了明确思路,“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将房地产一棍子打死不是政府想看到的,平稳安康开展才是王道。对于现如今房价暴涨的城市,也给出理解决方法:增加土地供给,特大城市附近卫星城的开展,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城市群将是以后我国城市开展的主要方向(fāngxiàng;租赁市场的完善; 去杠杆,“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这是尤为能显示高层务实的一环。外围幺蛾子众多、内部构造性问题缠身,假设一味理想主义的去杠杆,只可能造成经济社会的动乱,这显然与“稳〞的大前提不符,所以去杠杆变为了转杠杆。对于“防风险〞,市场解读为利空股市,这儿提出“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显然高层对于股市的融资功能还是支持的,只是不能乱来; 降本钱,提出了两大方向,制度交易本钱以及企业用能本钱。补短板,既补开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2022年,将是政府继续深化向自己“动刀〞的一年。
除了5项任务的总述外,尤其点出了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与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人口第一的开展中国家,农业、实体经济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农业,主要在于供给端的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建立将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毕竟一旦激活农村的财产性收入所带来的消费将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好的稳定器;实体经济,创新仍是第一要素,明年的新业态的继续蓬勃开展毫无悬念。
总而言之,在我们看来,这次会议就是在“稳中求进〞这个大的治国理政原那么下对于明年继续(jìxù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各级指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稳〞之下,明年的改革必然更为精彩!

内容总结

〔1〕2022最新两会热点
怎么看:重大构造性失衡
新常态从2022年首次提出后,就迅速蹿红,新常态是什么,经济增速换挡、经济构造方式转变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个123来,然而新常态将会是一个很长的时期,那当前我们所处的新常态最为突出的
特征终究是什么呢
〔2〕怎么想:稳中求进
既然现如今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供给侧,那么必然要从供给侧入手 〔3〕租赁市场的完善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篇4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2022年两会大学生心得
2022年全国两会,是一个在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盛会。站在“十二五”些学子所付出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本人将竭尽自己所能,把自己的所有智慧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决不辜负学校、家长的期望和嘱托。为此,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收官、“十三五”开局的历史关口,两会的关注问题是什么?大家看完面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两会有什么心得体会吗?下面是一篇大学生看两会心得体会范文,欢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给学校争取更大的荣誉。

阅读! 首先,在思想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尽管自己 3月22日,在学校的党委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2022在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到了课堂上,我们将面临一个全新年“两会”的精神,我们深信中国在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的领域和天地,尤其是要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因此,我们要经常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阅读有关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当前新史机遇,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教育领域的新动态的认识。使我们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必将变为现实。

到学以致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
,我们深 其次,在学习上,我们认为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终身学习。当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和兴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今社会处于一个以信息作为重要生产力的时代,谁掌握的知识,谁就业为我们每个青年知识分子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拥有了进步的阶梯。因此,我们我们广大教师,要从头开始,虚心学阔的用武之地,我们十分感谢这些年来国家、社会和母校为培养我们这
第 1 页 共 3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习新的科学知识,适应社会的需要。除此之外,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某个领域的精深程度,争取做到独当一面,保证高效率地完成校领导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我们将及时认真地为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最前沿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伍,以便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不断提高水平和素质,以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在生活中,我们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己,使自己对社会活动始终保持信心和干劲,我们不会灰心或气馁,而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加强学习,注意积累经验,虚心请教、认真揣摩。凡事预则立,因此,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关键就在于我们个人是否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信念,是否能够满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以上是我在学习了两会精神后的体会,把学习和工作抓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落实在工作行动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今年一个问题成为人们最热烈讨论的议题,那就是环境治理问题。连续一周的雾霾天气使人们生活在压抑当中,大街上的人们都带着口罩,如何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改善环境条件,保证人民健康,给人民良好适宜的生活环境。而对于城镇化问题,仍然是讨论的重点。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发展活力,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人们的期望,不仅是对于退休养老,在社会低保、社会救助方面也许要进一步的完善。而上学、住房、看病等难问题,仍然是各个代表们研究的重点和中心。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国家仍要完善安检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的检验和管理,让百姓吃地放心。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明显存在的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可忽视。促进分配公平合理,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与效率兼顾;而今年新出的热点问题集中再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多,岗位竞争激烈,人民期待两会能够给就业市场提供活力和信心。

第 2 页 共 3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两会除了这些热门议题,一些细节也能体现我国的观念不断进步,党科学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比如“实名制”瓶装矿泉水第一次亮相两会。在一些会场,矿泉水瓶子上贴上了贴纸,为了写下名字,督促代表们能够将属于自己的矿泉水喝完,或者带走,有利于节约水资源防止浪费。当然,这是一种隐形地强制行为,我认为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应该更自觉地做到节约能源资源,不浪费水,不乱扔塑料瓶,将他们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的资源的再利用。而且我们还要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节约水资源的活动。

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我们作为学生党员,虽然不能去亲自到两会现场,参加商议普通群众所关切的话题,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作为党员的原则,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明辨是非,认清大局,坚定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实践两会精神,自觉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积极极带动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密切关心时事并且带动身边同学一起关注。平时生活中,要关心同学,热心帮助,维系同学们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班级和谐,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要起到带头作用,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国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不造谣,不宣传谣言,以国家大局出发,稳定情绪。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第 3 页 共 3 页

推荐访问:两会 论文 关于两会论文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 关于2022年两会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