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1

时间:2023-07-22 12: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第1篇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有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通过几年来的接触与观察,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的基础性知识,学生理解、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1,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1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通过几年来的接触与观察,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的基础性知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明显的进步,但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比如学习习惯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但本班学生中后进生的比例相当大,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而且学生普遍缺乏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够高等。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把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和其他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加强基本训练,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全面达到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并根据数学课的特点,结合数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系统地整理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方面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比和比例,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包括:简单的统计,可能性

(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基本概念的辨析以及应用题的理解及解答是本次复习的重点。

2、复习难点:

(1)提高计算正确率;

(2)学会灵活的解题策略;

(3)逐步培养独立审题的习惯;

(4)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五、具体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在制定复习计划前全面、认真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应用题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再系统制定期末复习计划,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每节复习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习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3、重视对练习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5、控制好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采取知识归类复习,知识与知识之间穿插练习的方法进行复习

6、重视每次练习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习

七、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第14——17周):系统复习一遍,帮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的全部知识点,形成初步的知识系统,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

第二阶段(第18周):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结果,对重点知识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再复习。

第三阶段(第19周):系统检测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2篇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08整理与反思以及P108-109练习与实践1-5题。

知识要点:

1.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5.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
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即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接着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依次进行操作,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操作方法。

其中画出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以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都可以先找出一些重要的点或线段,然后确定这些点或线段在另一半图形中的位置,或平移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一连。

要使学生认识到: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把一个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可以先在原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放大后的底和高,然后画出放大后的这些线段,最后连一连。

要让学生思考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放大,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缩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确定圆的位置,需要把圆向右移动几格?圆心应画在哪里?画出的圆的大小应与原来的圆大小相等。在此基础上依次解决书上的几个问题。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

可以提醒学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作标准,先数一数每条直角边各有几格长,再算一算按指定的比例缩小后又应该是几格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进行比较。求出新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

5.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拼成的两个大正方形图案,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两种瓷砖拼成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各自按要求设计图案。要提醒学生:第一,每次只能选择两种瓷砖;
第二,每种瓷砖都可以适当旋转。

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及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三、全课小结

通过复习,你对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其他练习见学校共享空间)

课前思考:

在做练习与实践第一题时,一定要强调要画出这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有几条画几条。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四年级就学的内容,平移学生应该都能掌握,但旋转相信有一部分学生是有困难的。要让学生知道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在实际平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平移这一图形相对应的点,再画出完整的图形。旋转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先确定旋转的方向,绕着哪个点旋转,哪个点就固定不动,不管是旋转还是平移后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大小是不变的。

课前思考:

重点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和旋转只是变换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也是把图形进行变换的一种方法,只不过它是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让学生结合典型的例题再说说把一个图形平移、旋转,或把一个图形放大、缩小的具体方法。

课后反思:

轴对称图形概念中一定要强调是完全重合 ,而不仅仅是一样就可以的。在做第一题时,要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中,旋转的操作要求对个别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中,平行四边形的一组斜边的画法出现了不少的错,通过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注意看清楚原来占了几格,现在应该占几格。

课后反思:

有关平移和旋转的这些知识是学生在中年级时学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现在解决相关问题时一般没有困难。但正如同年级组的几位老师谈及的那样,在练习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小问题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学生作图时不够规范。通过现在的系统复习后能及时纠正一些小错误,也使学生意识到读懂题目意思后再做是非常重要的。

课后反思:

由于教学进度比较紧张,这个知识点难度不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将这课时内容与下一课时内容:图形与位置合并在一课时中完成。从课堂情况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但操作题作图时不规范,经常需要提醒学生有漏掉的地方。个别学习困难生还需单独个别辅导。对他们来说,这么多的知识点早遗忘了,在一节课中要回忆、巩固相关的知识,确实问题蛮大的。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

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

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

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计算。

3/4×2/5= 2/3×5/6= 7/9×18= 3/10÷3/4= 5/9÷5/6=

21÷7/9= 3/10÷2/5= 5/9÷2/3= 6/11÷5/12=

4.复习比的知识

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知识性问题:

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怎样求比值?

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

难点问题:

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练习:

3÷4=()/()=()/12=():32=12:()

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2:5 0.6÷0.3 4/7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8:12 0.25:0.45 1/4:1/8

(5)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位主持人上场。

怎样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呢?

主持人点4名同学板演教材第118页第3、4、5题。

对4名学生做的情况进行评议。

对比观察第3题第(1)(2)小题。

数量关系式是:原价×1/5=现价

第(1)小题已知原价求现价,用乘法计算。第(2)小题已知现价求原价,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

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规律。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验证第4、5题。

第4题,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1”,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第5题,先出示学生画的线段图。观察线段图结合理解:火车的速度已知,第1个单位“1”的量是火车的速度,求小汽车的速度用乘法计算,第二个单位“1”的量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未知的,要用除法计算。

主持人归纳:区分分数乘、除法问题,判断把谁看作单位“1”以及是已知还是未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外还应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真正掌握知识。

师:归纳得真好。今天三位主持人在场上还有很多精彩表现,请同学们评一评。

三、应用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第5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0、11题。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7、8题,学生做后汇报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活动,你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4篇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对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合理、灵活地使用简便的学习方法计算数学习题。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与比例时,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出现的例子,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能力,并加强学习的技能。

2、培养学生在问题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抓住主要的规律,让学生掌握规律的变化,才能灵活地答题。通过改变条件以及情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地灵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多动手实践。例如,某设计公司需要设计一个能装12瓶饮料的盒子。而这个饮料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5cm,高12cm。要如何设计出最节省材料的盒子呢?在问题提出后,不是急切让学生进行制作,而是让学生先找一些相似的瓶子进行位置的摆放。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从而更直接地把题解开。最后,将设计好的盒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选择出最为节省材料的盒子。

系统梳理小学数学知识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应用计算逐渐向学生传授。由此可知数学具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由于六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最高阶段,因而小学六年级总复习涉及小学数学的各年级段。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一次性掌握所有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也是一个需要反复吸收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进行归纳和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既是一个回顾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数学能力的过程。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那些零碎的、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和概括,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一些数学规律,了解到一些解题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举例而言,教师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讲授分数应用题,要透过一题而总结一类应用题的解法。一道分数应用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有关分数的数学知识,又可以教会学生寻找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二者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解法解决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教授数学方法的内容,让学生对数学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比如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或者可以使用比较教学法、思维导图法,这些方法都很实用。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5篇

一、复习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三、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6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六(2)班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本班共有学生39人。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大约有5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稳定,听、说、读、写的能力差,作业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思维反应慢。这就要求我在新学期里,不断探究、完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使全体学生都乐学、爱学、想学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和独创性,使之善于思维,乐于学习。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在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圆”在学习中学生将结合实际,认识直径、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能有条理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在学习中学生将正确辨认不同方向,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专题性的生活,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在复习中不单纯让学生做题,每个单元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以尝试解答一些联系题目。

三、全册教学要求:

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理解比的意义及其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认识直径、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能有条理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中学生将正确辨认不同方向,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7篇

抽查摸底,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完整,不能让学生在按部就班地照着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宣读,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也浪费了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所以教师要合理的安排学生复习的学习知识,内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抽查摸底,摸清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进行实施。

六年级总复习中学生是否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呢?从整数、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计量单位等等全部内容的进行,而这些知识的学习相隔时间较长,也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参差不齐。所以要针对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从基础、重点、难点以及考点对学生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中总结学生现在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学生实际的不足点制定比较有效果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做总结,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进行知识复习。

数学总复习中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二要培养一题多变的能力。重点是要抓住母题,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母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启发学生多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及解题能力。三是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

如:加多宝公司请包装公司设计一个能装24罐饮料的盒子。[加多宝罐子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3厘米]你准备怎样设计?(提示:包装盒一般可设计成长方体,要求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即先确定加多宝罐子怎么摆)这时不急于让学生做,让学生找易拉罐摆放。通过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感受把题解出来。但有的同学做得不切合实际,确定的长、宽、高不适中。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做的几种方法都一一列出来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们选用最省料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8篇

课题一:

数的分类和读写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38—40页 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正负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同学能熟练地读、写数,并进行数的改写。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同学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关数的意义和多位数的读写法,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谈话激趣。

谈话主题:日常生活中的整理话题

同学联系实际举例,教师和时渗透整理的意义和整理方法。

2、迁移导课。

师: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用到了整理,整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有关数的基础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数的搜集。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呢?

同学回忆搜集学过的数(随着同学回忆屏幕上显示:整数、小数、自然数、正数、负数……)

2、分类整理。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数的意义吗?咱们看着大屏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各小组在班上交流,然后独立完成书38页第1题,集体证正。

3、数的读写和改写。

小组探究,一起参与

同学自身举例,出示多位数,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通过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争辩、相互评价,完成知识构建。

三、综合练习,加深理解。

填空:(1)在0、8、-15、10、3.15、-3.7、0.43中( )是自然数,( )是小数,( )是整数,( )是正数,( )是负数。

(2)九亿六千万四百三十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

(3)二百零七零零四写作( )

(4)53005300读作( )

(5)3.92保存一位小数约是( )

四、总结全课学习情况。

五、作业。

教科书39—40页3、4、5题。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9篇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掌握关键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会解答求分率、单位“1”的量、对应的数量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复习时,可以先分开练习这三种类型题目的题组,如:求分率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已知(用乘法)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未知(用方程或除法)的题组。之后再把几种题型混合,仍采用题组的练习方式,做好对比。如: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
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2课时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3课时

圆和轴对称图形8课时

综合训练7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几个方面:

(1)数字抄写错误;

(2)运算符号抄写错误;

(3)约分后的结果抄写错误;

(4)计算粗心造成错误;

(5)计算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

(6)能够简算的没有进行简算。

2、学生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还应进一步强化

(1)找单位“1”的量易错的类型

如:这个月节约电费7%

由于题目中省略了单位“1”的量,学生容易出错。

(2)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准确确定解题方法,排除负迁移的影响

如: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74.1元,比现在成本高了14%,现在每件产品的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由于以前学生做的题目通常是“现在比原来怎样”,“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而这道题是“原来比现在怎样”,“现在的”是单位“1”的量。不少学生因为没有仔细分析,按照惯性思维就会找错单位“1”的量,误认为“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误列式为:74.1×(1+14%)。

3、学生对有关圆的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应继续强化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圆的计算公式,但在具

体使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还应不断巩固练习。

(1)如:一个圆的直径是7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是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读题不仔细把7厘米当作是半径来做。

(2)学生易忽略单位换算。

如:一个圆的半径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因为题目本身很简单,学生放松了警惕性,极易忽略单位不相同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方法:

1、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时,让学生弄清计算法则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计算法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训练。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算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先要全面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计算。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互相交流经验,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3、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重点仍要放在使学生分析和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上。

可以先复习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如结合练习三十五第10、15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的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认识,分清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数的区别。如1/3米和1/3,1/3米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1/3则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要明确哪两个数相比。即把谁看作单位“1”。

对于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通过题组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解答这些应用题,首先必须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其次是弄清题目中的基本关系。如: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5)梨比苹果多1/4

(6)苹果比梨少1/4

可以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分类。达到明确当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时,求对应量用乘法,当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时,用方程或除法。

还要特别强调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算法,正确地列式解答。如:在做上面这个题组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后,再解答。

4、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不要死背计算公式,要根据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复习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5、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采用教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6、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应注意抓住"单位1"进行复习。练习时应避免机械重复,以防学生思维僵化。

7、在复习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8、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0、在复习整理时,对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难的问题,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题,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0篇

一、 班级基本情况

搬进新学校后,接任本班将近两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我们班学生在学习上,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喜欢上了我,同时也喜欢上我的数学,他们对上数学课的积极性很高,这对于我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贪玩,不认真,以致成绩落在后面。从整体上看,还是不错的。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计算的准确性,这也是我复习时的主攻的重点。

二、复习内容

1、数和数的运算: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

3、应用题:复习简单应用题,稍复杂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等。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三、复习要求

1、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策略,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中区教研室的命题意见,(5月22日王成君老师在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命题意见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认真研究命题意见,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
再将知识归类进行训练;
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复习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

(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

(2)教师引导,将知识网络化;

(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

(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

(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关心辅导以外,还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

8、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9、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试是一种能力,应试的分数是素质的直观表现。小学毕业考试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1篇

班级:
姓名:

一、请根据下列每题的叙述画出线段图:

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能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能行60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4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250千米,甲车每小时能行55千米,它从A地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从B地开出,乙每小时能行60千米。乙车经过多少小时才能和甲车相遇?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沪宁高速公路全长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同时相对开出,经过小时相遇。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千米,另一辆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小新的家与学校相距29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50米后发现忘了穿校服,又返回家去穿校服,然后再到学校去。这样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3、甲、乙二组共同完成150个机器零件。已知甲组12分钟能做24个零件,乙组每分钟能做3个零件。完成这批零件时,甲组用了多少分钟?

4、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80千米,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3千米,问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倍,那么乙车每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三、应用题:

1、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两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2、客轮与货轮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港相向而行,客货每小时行25千米,货轮每小时行30千米,10小时后两轮相距多少千米?

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明和小刚骑自行车从相距4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小明每分钟行240米,小刚每分钟行160米。如果一直按这样的速度往前行。他们两人会相遇吗?如果你认为不会相遇,请写出理由;如果认为会相遇,请求出经过几分钟相遇?

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5千米,预计3小时到达,行了1小时,机器发生故障,就地维修了20分钟,要想准时到达而不误事,以后每小时应加快多少千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两车同时开出后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车从相距36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到达B地要5小时,乙车到达A地要6小时。当甲车到达B地,乙车距离A地还有多少千米?

7、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对开,行完全程,快车要6小时,慢车要9小时,两车开出2小时后还相距16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2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指导思想:

落实小考备考会议精神和要求,认真组织有计划的、有效率的复习,使每一个班的学生能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顺序升入高一级学校,充分做好迎接区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和小学毕业升考试的准备。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小学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总复习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地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4)其它的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当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期达到复习目标。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想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复习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

4、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各种简便运算,用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并能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能够口算)。

三、复习重难点:

1、重点

(1)分数四则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圆面积计算的推导。

四、复习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4、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复习措施:

1、口算练习常抓不懈,继续坚持每节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2、本册内容共分四个内容,每个内容一点带面进行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

3、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习。

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和晚自习重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

六、课时安排:

1、圆的有关知识 2课时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课时

3、比的认识等 2课时

4、图形的变换 1课时

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课时

5、综合练习 2课时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间隔现象、简单搭配、排列现象、简单周期现象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四、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在同学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找规律》的一些知识。

二、复习整理

1.间隔现象的排列规律。

植树现象:

(1)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数

(2)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数

(3)如果一端种,另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数

在首尾相接的封闭排列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类似的现象还有锯木头、爬楼梯等。

练一练: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要求需要多少棵树苗,先要求出这条公路有多少个20米,即先算出间隔数。因为是在公路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所以杨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简单搭配、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路线选配用符号表示,有顺序地思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练一练:从小明家到少年宫有3条路,从少年宫到新华书店有4条路,那么从小明家到新华书店一共有多少条行走路线?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想法。

3.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计算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练一练:小红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北京奥运北京奥运依次写下去,那么第24个应是什么字?第45个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因为北京奥运这四个字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把每4个字看作一组,244=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4个字是第6组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运字。(同理分析第2个问题。)

4.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师: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从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画图、列举、计算都是常用的策略。

练一练:在下表中,每次圈出相邻的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圈出4个相邻的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交流想法。

三、巩固练习

1.街心公园一条林荫小路长200米,在林荫小路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月季花,共栽了82棵。每两棵月季花相距多少米?

2.六一儿童节时,教室里按2红、1黄、1蓝的顺序挂彩灯,一共要挂38盏。算一算,最后一盏是什么颜色的灯?

3.学校会议室里每排有20个座位,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打算坐栽第一排三个相邻的座位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4.丁丁的爸爸、妈妈各自去外地出差了,他们三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如果他们互相写一封信,一共写了多少封信?

四、全课总结

课前思考:

现在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本身知识的缺乏,就拿孙老师所说的间隔问题。这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好。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在练习中遇到这类题型,知道是间隔问题,所以我去请教了任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要发现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关间隔问题的求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孙老师本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一下。

课前思考:

在6月3日与5日的会议上,朱红伟老师与苏主任都谈到了在检测中要对《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个内容需要检测,检测的难度限于例题与试一试,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能化时比较多。看了四~六年级的教材,其中替换、倒推是解决问题策略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图形的平移规律是找规律中不太用,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否可以补充一些五六年级这两方面内容的例题,在讲解分析例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花一课时时间复习。

课后反思:

有关植树问题较之前相比,很多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做巩固练习第一题时有一小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题求的是间隔数而不是通常求的棵数再加上在公路的两边都种月季花,所以一部分学生没能转过弯来。

在巩固练习第3题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这一条件去掉,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从这节课的复习情况来看,找规律的知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 第15篇

一、教学内容简易方程总复习

二、教学要求

(一)知识方面:

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二)能力方面:

正确解方程,提高解题能力。

(三)思想教育

通过解方程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⑴订阅《中国少年报》五年级订了320份,比四年级多订了X份,四年级订了()份。

⑵比X的5倍少1.2的数是()。

⑶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当V=32(千米)t=5(小时)S=;
当S=120(千米)t=1.8小时,V=

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具体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数值确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值了。

二、巩固

教材第128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

三、复习简易方程

1.等式与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①3+5X()②2X一1=0()

③1+2.7=3.7()④15<1十X()

第②题同时出现了和△记号,说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说说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样解简易方程?根据什么?怎样检验?又根据什么?

3.解下列方程。

①54-X=48②54-3X=48③13X+2X=9.9

④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

小结:解简易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多步的问题要进行转化处理,根据四则计算的关系求解。

4.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首先应设要求的数为X(题目中出现了未知数X的,可以不设),再把文字叙述的形式翻译成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即方程),题中怎样叙述等式就怎样写,顺序一般不要改动,列出方程后按简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板书)一个数的5倍减去37等于18,求这个数。

解:设要求的数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

四、练习

1.解方程〔第⑴、⑵要写出检验〕

⑴2X一5.56=3

⑵3X十1.5X=13.5

⑶(X十2)0.5=1.l

⑷(7.2-4.8)X=0.4

⑸6X-6=4X-4

⑹7X一4.2-5.8=1.9

2.列方程,并解方程。

(1)某数增加5倍后与3的差等于117,求某数。

(2)15加上一个数的2信等于38的一半,求这个数。

(3)5的3倍比一个数的一半多8,求这个数。

(4)某数的8倍加上10,等于它的10倍减去8,求这个数。

(5)4.9减去4.9与0.5的积,比X的5倍少1.65,求X。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分析应用题数量间的最基本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能根据题意迅速、恰当地选择解法(什么题目列方程解答简便,什么时候可以用算术方法直接解答),培养学生采用多种灵活简便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二)能力方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1.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它与算术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板书)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2)它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

在算术方法中,为了求出未知数,需要把已知数集中起来加以分析,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可以让未知数和已知数处于相同的地位,按照题中叙述的等量关系,直接参加列式计算,直接地反映出题中叙述的等量关系,特别是在用算术解法需要逆解的题目中,列方程解往往比较容易。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地分析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列方程。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时,可以把应用题中一般的数量关系作为等量关系,也可以把常见的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式作为等量关系。(4)列方程解应用题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300000千米。这个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的7倍多20000千米。地球赤道大约有多少千米?

(板书)等量关系式

地球赤道7+20000=光的速度

X千米300000千米

列方程解答:

解:设地球赤道大约有X千米。

7X十20000=300000

7X=280000

X=40000

答:地球赤道大约有40000千米。

②有一块梯形地板,面积为75乎方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50厘米,高多少厘米?

(板书)等量关系式

(上底十下底)高2=梯形面积

50厘米75平方厘米

解:设高是X厘米。

50X2=75

50X=150

X=15050

X=3

答:梯形的高是3厘米。

二、巩固(选择恰当的方法解答下面各题。)

1.一捆电线,用去70米,比余下的3倍少20米。这捆电线用后还剩多少米?

2.一块三角形的草地,面积400平方米,底边长8米,高是多少米?

3.一长方形的宽是50米,长是宽的1.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刘磊看一本书,前3天平均每天看30页,余下的每天看40页,13天看完,这本书共多页?

5.修一条2420米的路,已经修了5天,每天修260米,剩下的要4天修完,每天修多少米?

6.妈妈买5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苹果每千克4.5元,共付出42.9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推荐访问:总复习 数学 小学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1 六年级数学小学总复习(合集1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