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描写方法14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15 0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第1篇一、细观察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描写方法14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14篇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篇

一、细观察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二、有顺序

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

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三、抓特征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1)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这两个小片段描写的对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哈利·波特和孙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们显著的外貌特征,只粗疏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

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2篇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亦称肖像描写,主要包括容貌、体形、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特征的描写应尽可能真实,且突出人物特点。出色的外貌描写能够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反映出描写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等。

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彤彤的小嘴巴,这就构成了我。

片段二:圆圆的瓜子脸像我的母亲,浓眉大眼像我的父亲,干净利落的马尾辫是我永恒的主题。我的脸称不上白净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梁不堪重负似地努力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虽说不够漂亮,可我从未因容貌而烦恼。

教师:以上两段都是对“我”外貌的描写,你们认为哪个抓住了具体内容?

学生1:第一个只是直观的描写,而第二个则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

学生2:第一个只是一个大概轮廓,而第二个则清晰地形成了一个人脸的模样。

教师:大家说的都对。片段一的容貌描写过于模式化,不够具体;而片段二则具体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征,读者阅读后在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喜欢干净、热爱学习、充满自信的学生模样,若加上体形、着装描写,会更加生动真实。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必须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教师举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三:晨晨今年一岁半,红扑扑的小脸像一个半熟的桃子。她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小辫儿朝天翘着,桃红色的发带像两只蝴蝶飞来飞去。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她那樱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岁,虽然头发、胡子已花白,但是其脸色紫红,并且具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是其有一个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伙子似的。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么样不同的外貌特征?

学生1:年龄不一样,头发颜色不同,老伯伯长胡子。

学生2:晨晨红扑扑的小脸,而老伯伯则是脸色紫红。

学生3:晨晨有着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仅比较大。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着他们年龄段特有的外貌特征。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和形态特征上会有很大差异。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读者对该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够对情节起到铺垫、推动的作用。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动作描写

成功的动作描写也有助于整体人物的塑造。

小学生的动作描写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观察着手。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人物的动作。

训练学生使用动词的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的练习进行,一是加强阅读训练,着重分析人物动作描写篇章,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个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此片段写一位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文中都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戴着、穿着、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通过这段动作描写,作者形象地描写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将父亲对儿子的爱充分展现出来。

教师:分析得很正确,抓住了动作描写的特点。出色的动作描写能够让读者触摸到栩栩如生的、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灵魂饱满的人物。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填空练习。如“啊!7点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电视看得太晚了。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条裤子 C 了进去。裤脚怎么这么长?原来是爸爸的。我又匆匆忙忙 D 进洗手间。

去刷牙,嘴里没有泡,嗨,忘了挤牙膏!算啦!我 E 起书包, F 出家门。”学生通过思考,选择最能体现主人公心理和状况的动词,进而提高动作描写水平。

动作描写还常常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用人物的语言、语气衬托出动作背后隐藏的心理。

三、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对话、独白或说话语气,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写作方法。小学生学习写作时主要掌握独白和对话这两种形式,且要学会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义。

学生在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后,才会主动、努力地进行学习和使用,教师也应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描写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词汇,来表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态度。

学生在初学语言描写时,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往往只会使用“我说”“他说”这些死板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气,人物形象略显单薄。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公式。公式一:人物+动作(+神态)+语言。

如:许多男生抢过女生手中的铁锹,(自信汇成商学院地)说:“让我来!”公式二:人物+动作+动作+语言。如:李老师在一叠试卷的最上方拿起两张,贴在黑板上说:“这两篇作文作为范文给大家学习。”当然,这些公式只是作为语言描写入门的辅助手段,学生进入更高等级的学习阶段后,则要大胆摒弃公式。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是指将人物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描写出来。心理描写应紧紧围绕文章主旨、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够体现人物性格,不能脱离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教师给出了以下片段:

刚上课,老师就将已经批好的试卷发给大家。看着老师一个一个地发试卷,我的心好紧张,怕自己考得不好。终于发到我手上了,我一看59分,我非常伤心,要是再多做对一道题就好了。

教师:这是一个学生写的作文中的一段,写的是他得知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描写。请大家指出有哪些心理描写,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心理描写有“心好紧张、怕、伤心、要是”。我感觉他心理描写过于简单,并没有将其内心完全表达出来。

教师:很有道理。虽然该学生用了“好紧张、非常伤心”等词,但是他仅仅抽象地概述了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将其内心的具体感想写出来。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和心理剖析;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和动作语言描写。环境烘托是指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景物,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用“连绵不绝”和“黑压压一片”描写同一片森林,能够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就小学生写作而言,更常用的心理描写是内心独白。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上文内心独白进行改写,让学生进一步实践心理描写,并明确心理描写的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3篇

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二、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三、各种描写手法作用: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四、描写方法的不同分类:

按叙述分类:

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五、描写按特征分类:

1、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那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手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凤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

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4、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一、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

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四、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注意四点

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要点: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并且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注意:群体描写+个体描写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4篇

方法一:要有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方法二: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 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 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 和美丽的人。

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 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 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 魏巍《我的老师》

方法三:凸显人物性格和情感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两弯似蹙非蹙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写出了一个迷离、梦幻、病态、柔弱、 超凡脱俗的林妹妹。

方法四:巧用修辞

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1、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 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童年》

我的感受:我对这段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2、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5篇

一、细观察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二、有顺序

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

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三、抓特征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1)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这两个小片段描写的对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哈利·波特和孙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们显著的外貌特征,只粗疏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

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四、显性格

外貌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显人物性格,所以,在你习作的小镜头里,不仅要拍下静态的外貌——肖像,更应抓住动态的外貌——神态,因为它们可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哟!

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结合,通过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征,探索人物的心灵,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总之,外貌描写不算难,仔细观察是基础,抓住特征是关键,理清顺序细描绘,突出性格最重要。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6篇

1、以人衬人

通过别人的反映或者语言来显示主人公的特点。如以下《女孩的抉择》片段:

每天看着病人进进出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真是倒霉透了。上次见到一个大男孩在我面前哭成个泪人儿,原来他得了不治之症,真够可怜的。

几个月前,来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笑起来脸上有两个美丽的酒窝。面对病情她毫不畏惧,总是微笑应对医生的治疗,我觉得她一点也不像病人。房间里人多时,总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人少时,我能在门缝里瞧见她手捧着书,安静地在看着。来看望的同学络绎不绝,她们谈笑风生,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是医院。有一天,她看着我认真地思考着,然后坚定地说:“嗯,我决定了。”她笑了,笑得很灿烂,像阳光一般。

例文中既有主人公神态、动作的描写,又有病人和大男孩对主人公的侧面烘托,这样从侧面刻画出了女孩坚强、乐观的品质。正面、侧面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鲜明。

2、以景衬景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衬托某个人,先避开不写,写有关的景,把人物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描写。如例文《小溪中的快乐时光》片段:

到了目的地,我和好朋友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子,光着脚,拿着早已备好的小鱼网和小溪来了个亲密接触。清澈的溪水映出我们甜甜的笑脸,微风吹拂而过,好不惬意!

我低着头,弯着腰,仔细地寻找着小鱼的踪迹。忽然,妈妈大叫一声:“快来,这儿好多鱼!”迈开小脚丫,小心翼翼地向妈妈的方向移动。溪水凉凉的,清澈见底,好多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仿佛在对我说:“快来抓我们吧!”嘿嘿,你们等着,我拿起小网使劲一捞,小鱼儿机灵极了,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只有水波还在荡漾。我气得眼冒金星,哼,等着瞧!

文中小溪美妙景色的描写,来烘托人物欢快的心情,借助于“景”的侧面描写体现主题,如清澈的溪水映出我们甜甜的笑脸,微风吹拂而过,好不惬意!;溪水凉凉的,清澈见底,好多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仿佛在对我说:“快来抓我们吧!”由于小作者的心境是愉快的,景色在她面前是那么令人陶醉,通过侧面描写来渲染了快乐的气氛,深化作文主题。

3、以物衬人

你所写的人物中暂时不是出场或并不是终点描写,但文章在写物的同时,无时无刻是围绕所写的人来描述的。写物,就是为了衬托人,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鲜明。如《白雪.红围巾》片段:

我急忙跑过去,上了电瓶车。她看了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二话没说,从颈上摘下了一条大红色的围巾,将我的脖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顿时,一股暖流在身体中蔓延开来。车子开动了,呼啸的北风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子,割进身体,连周围的大树也低下了他高傲的头。虽然围着围巾,但是在恶劣的天气下,寒风还是把我身体最后的一丝温暖给无情的掠走了。更何况妈妈,她把的围巾给我了……

“妈妈,你不冷吗?”我明知故问到。妈妈回答:“不冷。只要你不生病就好。”我看得清清楚楚,妈妈冷得一直在打寒颤,可却还说不冷?我沉默了,眼前却慢慢模糊了起来。与刚刚一样的雪,一样的天,可我却不冷了,因为心已经被那条红围巾给温暖了。

围巾戴在身上,除了它给予温暖外,最多的还是内心的阵阵暖意。小作者最后不冷了,做主要的是心彻底被温暖了。片段在写物:围巾的同时,对周围景也恰当的进行了描写:“车子开动了,呼啸的北风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子,割进身体,连周围的大树也低下了他高傲的头。”进一步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只有在这样的气候下,更进一步突出深深的母爱,为文章的主题所服务。

其实,任何的写作方法都是相辅相成的,侧面描写也需要结合正面描写进行,这样才能文章相得益彰。我们在习作中不能过多运用侧面描写,它只是正面描写有益的补充。同时要选择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写好。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7篇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亦称肖像描写,主要包括容貌、体形、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特征的描写应尽可能真实,且突出人物特点。出色的外貌描写能够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反映出描写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等。

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彤彤的小嘴巴,这就构成了我。

片段二:圆圆的瓜子脸像我的母亲,浓眉大眼像我的父亲,干净利落的马尾辫是我永恒的主题。我的脸称不上白净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梁不堪重负似地努力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虽说不够漂亮,可我从未因容貌而烦恼。

教师:以上两段都是对“我”外貌的描写,你们认为哪个抓住了具体内容?

学生1:第一个只是直观的描写,而第二个则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

学生2:第一个只是一个大概轮廓,而第二个则清晰地形成了一个人脸的模样。

教师:大家说的都对。片段一的容貌描写过于模式化,不够具体;而片段二则具体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征,读者阅读后在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喜欢干净、热爱学习、充满自信的学生模样,若加上体形、着装描写,会更加生动真实。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必须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教师举出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三:晨晨今年一岁半,红扑扑的小脸像一个半熟的桃子。她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小辫儿朝天翘着,桃红色的发带像两只蝴蝶飞来飞去。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她那樱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岁,虽然头发、胡子已花白,但是其脸色紫红,并且具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是其有一个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伙子似的。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么样不同的外貌特征?

学生1:年龄不一样,头发颜色不同,老伯伯长胡子。

学生2:晨晨红扑扑的小脸,而老伯伯则是脸色紫红。

学生3:晨晨有着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仅比较大。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着他们年龄段特有的外貌特征。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和形态特征上会有很大差异。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读者对该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够对情节起到铺垫、推动的作用。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动作描写

成功的动作描写也有助于整体人物的塑造。

小学生的动作描写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观察着手。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人物的动作。

训练学生使用动词的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的练习进行,一是加强阅读训练,着重分析人物动作描写篇章,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个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此片段写一位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文中都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戴着、穿着、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通过这段动作描写,作者形象地描写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将父亲对儿子的爱充分展现出来。

教师:分析得很正确,抓住了动作描写的特点。出色的动作描写能够让读者触摸到栩栩如生的、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灵魂饱满的人物。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填空练习。如“啊!7点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电视看得太晚了。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条裤子 C 了进去。裤脚怎么这么长?原来是爸爸的。

我又匆匆忙忙 D 进洗手间。去刷牙,嘴里没有泡,嗨,忘了挤牙膏!算啦!我 E 起书包, F 出家门。”学生通过思考,选择最能体现主人公心理和状况的动词,进而提高动作描写水平。

动作描写还常常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用人物的语言、语气衬托出动作背后隐藏的心理。

三、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对话、独白或说话语气,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写作方法。小学生学习写作时主要掌握独白和对话这两种形式,且要学会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义。

学生在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后,才会主动、努力地进行学习和使用,教师也应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描写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词汇,来表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态度。

学生在初学语言描写时,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往往只会使用“我说”“他说”这些死板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气,人物形象略显单薄。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公式。

公式一: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如:许多男生抢过女生手中的铁锹,(自信汇成商学院地)说:“让我来!”公式二:人物+动作+动作+语言。

如:李老师在一叠试卷的最上方拿起两张,贴在黑板上说:“这两篇作文作为范文给大家学习。”当然,这些公式只是作为语言描写入门的辅助手段,学生进入更高等级的学习阶段后,则要大胆摒弃公式。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是指将人物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描写出来。心理描写应紧紧围绕文章主旨、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够体现人物性格,不能脱离故事发生的环境。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8篇

抓特征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1)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这两个小片段描写的对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哈利·波特和孙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们显著的外貌特征,只粗疏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显性格

外貌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显人物性格,所以,在你习作的小镜头里,不仅要拍下静态的外貌——肖像,更应抓住动态的外貌——神态,因为它们可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哟!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结合,通过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征,探索人物的心灵,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细观察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有顺序

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9篇

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

如下列例段:

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例段一,写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作者抓住“身穿军人棉大衣”、“脚穿高统皮靴”、“高个子,方脸盘”、“眼睛闪亮”等外貌特点,写出了一个粗犷、精明的男子汉形象。例段二主要抓住孩子:调皮的大眼睛”、“鼓鼓的腮帮”、“翘起的小鼻尖”等相貌特点,把一个机灵、滑稽逗人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上述两例告诉我们,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抓住外貌的特征,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

如下面例段,人物身分就非常鲜明。

我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位青年人。他戴着一顶篮色旅游帽,帽沿上有一行白字:“日本大学生旅游团”。身上穿一件黑灰色太空服,下身穿着牛仔裤,肩上背着一个黑色的旅游包。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上面两段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身分的人物形象。例一写的是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通过描写穿着打扮的特点,告诉人们他是一位日本来华旅游的大学生。例二侧重描写老汉的脊背肤色、小腿形态、赤脚、腰上插着旱烟袋等特点,生动描绘出了一位居住农村,饱经风霜、朴实健康的、典型的老农形象。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表来。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内世界。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0篇

一、细心观察人物,确定写作对象

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只要他们行为高尚、品质出色,都可以是我们写作的对象。下笔之前,要确定谁是你最敬佩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出色品质,有哪些事情让你对他产生钦佩之情。积累足够的素材,习作时才会有的放矢。

二、用事实说话,以真情感人

怎样把事情写感人,让自己敬佩的人跃然纸上、丰满起来呢?要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呢?请看下面这个片段:

“同学们,早上好!”“老人家,不要着急,慢慢上!”“欢迎乘坐205路公交车!”……我循着熟悉的声音望去,只见他一双小眼睛不时地在车厢里扫描,棱角分明的鼻子和薄薄的嘴唇,瘦瘦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却有一颗炽热的心。他就是205路公交车司机——徐亚平。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送我乘公交车去上课外班。我刚一上车,耳边便传来一声问好:“小同学,早上好!”我抬头一看:徐叔叔眉毛弯弯,嘴角向上翘,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徐叔叔早上好!”呀,我有幸坐上了徐叔叔开的车,开心极了!待乘客都坐稳扶好了,徐叔叔才开始启动车辆。不一会儿,车平稳地减速,慢慢地停了下来。“经三路农业路站到了,在这里可以转乘90路、21路、B2路……”其他司机都用机器报站,徐叔叔怎么……我愣了一下。哦,我明白了,他是担心坐在后面的乘客听不清,而且想说得更慢、更详细一些,真是一位为乘客着想、善解人意的好司机呀!

小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进行细致刻画,再加上适当的所想所感,一位待人和蔼可亲、内心炽热的公交车司机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其实,看似平凡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片段:

徐叔叔的车上总是十分干净。车厢天花板上的电扇扇叶洁白如新,窗户上方贴着文明礼仪的宣传画,车窗玻璃一尘不染,地板总是像打上蜡一样明亮。坐在座位上,让人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温馨。我不禁感叹:徐叔叔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是尽心尽力!在他看来,乘客就是父母,他要让乘客享受最舒适、最贴心的服务。

这段话并没有直接描写徐叔叔的表情语言、仪态举止,而是采用侧面描写法,细致刻画他的工作环境,如电扇扇叶、窗户上方的宣传画、车窗玻璃等,由此可以看出,徐叔叔是一个视乘客为父母、一心为乘客着想的好司机。

用平凡的事例,展现不平凡的精神,用事实说话,以真情感人,这就是写作技巧。写作时除了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从正面描写外,还可以从侧面进行描写。细心观察加上多方面描写,就可以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化,更能表达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三、题好一半文,结尾要点睛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意思是说题目是文章的灵魂,题目拟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拟一个出彩的题目呢?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法,比如《爱岗敬业的爸爸》《热爱学习的姐姐》……这样,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主题会更加突出。需要提醒的是,要首尾呼应,结尾画龙点睛。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1篇

【方法一】五觉法

[解说]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听潮》

[题例]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法治、可感、可闻、可心,细腻而有层次,五觉并用。

[示范]

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像一面透明的纱布,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辩别,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翠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朗起来。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啊,风渐渐地大了,顺着呼呼的响声寻去,远山脚下,一层白色的海涛涌过来。

【方法二】分解法

[解说]

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青色。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白杨礼赞》

[题例]

写植物、写动物按其结构有序分解,再加上五觉中的任何一种可感描写,都可使动、植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示范]

旱獭要整整在洞穴里冬眠半年,到了夏至后,发亮的酥油草把它们养得胖墩墩,圆圆滚滚。这时它们的毛色麻黄发亮,肚子拖着地面,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正可以大量捕捉。

【方法三】烘托法

[解说]

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

这可是个好瓜。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瓜皮上的浅绿和深绿布成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深绿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浅绿的似朱自清先生眼里的“女儿绿”。它映着阳光像是在用离合的神光招引着你:快来欣赏,快来品尝这造化为你为我为他奉献的神出鬼奇的甜密的“圆”。——《西瓜》

[题例]

要求:较普通的事物通过喻旨和喻体远距离的比喻烘托出事物可见的形、色、可见之色又由联想烘托出来,由于烘托得法,事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示范] 蒲 扇

那个圆,就像奶奶手里的蒲扇。在炎炎的夏夜,月亮爬上了树梢。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几张石桌,一把睡椅,躺着一个小小的我,旁边坐着满头白发的奶奶,手里拿着把圆圆的蒲扇,在我身边轻轻的摇。

赶走了夏夜的炎热,带来了风的凉爽。那把蒲扇好旧,和奶奶一样老,上面有一条条凹起、凸下去的纹路,像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也像奶奶那双青筋连连、不知干过多少活的手。夜深了。那把圆圆的蒲扇还在摇,摇出了奶奶对我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不但烘托了蒲扇的特征,而且烘托了蒲扇中寄含的感情。

【方法四】组合式

[解说]

描写景物时,既有“特写”,又有背景式的画面“广写”。所谓“广写”,就是把众多的场景艺术地组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还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时”等时间组合式。

[示例]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子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着矮凳,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驰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忧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风波》

【方法五】映衬法

[解说]

景物描写可以映衬人物的心理,在写作中,其实你可以随意驾驭语言来描写你想要的景物,用景物的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受。

[示例]

氤氲的夜色浸染着紫色的窗棂,一个如水的夜晚,梦里似乎又闻到了牵牛花那淡淡的幽香。梦似一道澄净的柔波。妈妈,迷惘的水就是我眼中的泪,你又走进我的梦中,再现的依然是你不变得容颜。

【方法六】对比法

[解说]

这种写法可运用与突发事件的描写,在平静中蕴藏着变数。

[示例]

太阳还没有露脸,天空瓦蓝一片。沉睡才半夜的县城又喧嚣起来了。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行人如潮的大道上,扑面的清风轻轻梳理着她柔柔的头发,清脆的铃声频频排除这他前方的障碍。那亭亭如盖,挂着露珠的护路梧桐,那熙来攘往、浓妆淡抹的少男少女,那鳞次栉比,拔地参天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然而他心急如焚,要准时参加一个非常紧急的会议。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2篇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唬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3篇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

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吴卫华

表达方法有: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 第14篇

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朱自清的《春》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姚鼐《登泰山记》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同样描写日出景象,现代作家刘白羽却是描写从飞机上见到的日出景象: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江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原有的暗影都被它照明了。这是触目惊心的壮观景象。同是描写日出,不同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描写也不同,这就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突出景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才能使描写的景象不同于别人,而给人一个崭新的世界了。

三、化静为动,引起共鸣。

平常我们看到的景物大多是静态的景物,如果把它们原样不变地搬到作品中,就不会给人太大的美感了,给人的只是一种死一般的沉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这就需要有动态描写。如梁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就把景物写活了。朱自清《春》中也有,如“花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多么生动的情景啊!

当然,有时也要创造一个宁静氛围,一个寂寂无声的环境那又怎么能把景物写成动的呢?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关于树的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这凝固得像是铁柱一样的树木,又是为了创造宁静气氛的需要了。

四、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不能从描写的景物里流淌出作者的真情来,那么景物将是毫无生气的,一点也拨动不了读者感情的心弦。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段景物就灌注作者的感情。作者被贬到永州,因政治上被冷落,心情孤寂无法排遣,刚见到小石潭的优美景色,精神为之一振,但时间稍长,便从小石潭寂静的环境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随之自己心中悲凉情绪就投射到景物上,就感觉它过于凄清了,因而写作时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就流于笔端了。这就是寓情于景,使描写的景物奕奕有神,从而感染读者。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描写 方法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14篇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有哪些?